Orthodyne Electronics 171582 Rev. B
***近,有一些关于与中国有关的新闻。
比如,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指责中国"***美国的知识产权和就业机会","他们做生意的方式不能被容忍 "。又如,美、日、欧盟发布了一个联合声明,对"第三国"非市场化政策的导向、工业补贴和国有企业以及强制技术转让等问题"表示关切" 。
无疑,都是压力和挑战。但正如前两天习***视察东北时所说,"国际上,***技术、关键技术越来越难以获得,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逼着我们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不是坏事,中国***终还是要靠自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国际竞争的格局里,首要的就是对彼此实力和未来趋势的研判。
前不久在天津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第12届新***者年会上,探讨的就是新技术、新未来的影响。的确,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制造业。
近日有一份关于这个话题的报告,便很有参考价值。该报告名为《2018 年"制造业的未来"准备状况报告》,由世界经济论坛"塑造制造业的未来"系统行动倡议小组与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发布。这份报告评价的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对于"制造业的未来"的准备情况。
也就是说,在崭新的未来面前,报告评价的是各国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各自的优势、潜力、不足在何处。其基础,当然是基于各国制造业现状。
因此,分析这篇报告就有了意义:它将告诉我们的是,在这场***间的较量中,各国制造业水平究竟如何、准备是否充分。
Orthodyne Electronics 171582 Rev. B
为什么要***探讨一国的制造业水平?
原因很简单,从传统角度来看,制造业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繁荣和创新的引擎。当前的发达***,如美、德、日、英,以及东亚工业国,莫不如此。
事实上,制造业本身就贡献了***就业总量的近四分之一份额,这还没有算上其间接制造的就业机会。据估计,美国每诞生一个制造业全职岗位,非制造业领域就会出现3.4个同等全职岗位。制造业带动整个经济体的创新发展。例如,中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的制造业公司的研发投入约占国内企业研发投入的80%。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新兴科技和商业模式的发展,制造业发展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一方面,新兴技术可能导致制造业回流到高收入***,变相减少低收入***的制造业发展机会, 这样一来,那些以廉价劳动力为主要优势的发展中***,就会面临比较严重的风险;
另一方面,那些希望重振制造业的发达***,也面临着很严峻的问题:已经流失的蓝领工作岗位可能永远也不会回来 。
那么,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实现弯道超车,从根本上改善自身的制造业体系?

报告主要提供了两个评估标准:一是该国应对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准备状况( 包括当下的制造业结构),二是影响制造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并赋予了不同的权重 。
先来看准备状况(如下图)。所谓"准备状况",主要指一个***在面临未知未来冲击时的应变能力和敏捷性,它能够较为客观地展现一国把握未来制造业机遇、降低风险、应对挑战的能力,包括了许多要素。

制造业驱动力大家应该都能看得比较明白,是一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那么,怎么去理解制造业结构呢?
Orthodyne Electronics 171582 Rev. B
我们都知道,制造业是实现社会繁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每个***对制造业的依赖或重视程度是不同的,这里面主要有几个变量--农业、矿业、工业和服务业,对这几个行业的重视程度也决定了一国制造业的结构。这些可以从该国制造业产品(如钢铁制品、纺织品重)的组合状况、稀缺性,以及制造业增加值占该国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看出。

其次,是制造业驱动因素(如下图)。在当下的制造业发展大环境中,科技与创新、人力资本、***贸易与***、制度框架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