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地基处理:古墓、坑穴的处理
将坑中的软松土、虚土全部挖除,使坑底及四周均见天然土,然后用与坑边天然土层相近的材料分层夯实回填至坑底标高处。
常用回填材料:砂、砂砾石、天然土、3∶7或2∶8的灰土。采用天然土分层夯实回填时,每层厚度200mm。
软松土坑范围较大,超过地槽的宽度时,应将该范围内的基槽适当加宽,挖至天然层,将部分基础加深,做成1∶2踏步与两端相接。

地基处理方法:深层搅拌法施工(水泥土搅拌桩)
原理:利用特1制的深层搅拌机在土体需要加固的范围内,将软土与固化剂强制拌合,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足够强度的水泥加固土。
固化剂: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水泥的掺量为加固土重的7%~15%,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为1:1或 1:2。
施工工艺:深层搅拌机***→预搅下沉→制浆→喷浆搅拌→复搅下沉→提升→关机→清洗→移动至下一根桩

重锤夯实后应检查施工记录,除应符合试夯***后下沉量的规定外,还应检查基坑(槽)表面的总下沉量,以不小于试夯总下沉量的90%为合格。也可采用在地基上选点夯击检查***后下沉量。夯击检查点数:***基础每个不少于1处,基槽每20 m不少于1处,整片地基每50 m2不少于1处。若长度大于5m时,则将槽底做1:2踏步灰土垫层与两端紧密连接,然后做落深基础。检查后如质量不合格,应进行补夯,直至合格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