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自制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学霸,他们好像从来不用熬夜写作业,上课也不埋头苦做笔记,下课了更不会呆在座位上;
他们可以跟学渣一起聊热门电视剧,一起打篮球踢足球,他们……好像真的没有认真地学习。
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课,他们在家专注地写作业和复习,他们一个小时的学习效率顶别人两三个小时。
自制力强,所以效率高;自制力强,所以学得快,玩得也嗨。
中考是一场,只有自律***,玩学结合,乐在其中,才不至于过早崩溃,才能赢得终的胜利。
多表扬孩子
无论处于哪个时期的孩子,肯定都是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表扬的。家长平时可以在孩子做正确了一些事情之后给予口头表扬,也可以在孩子犯错了之后对其进行纠正,比如垃圾随便丢弃没有扔进垃圾桶,可以给孩子进行示范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告诉他垃圾不能随意丢弃,让他按照正确的方法再来一遍,这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进行话语表扬,比如谁说“你真棒”、“好样的”、“宝宝真聪明”等方式来加强这个正确方法,让孩子得到一个信号:我做对事情可以得到表扬。这样就可以加强孩子对于什么是正确事情的认知。丧失自制力的后果是让我们对自己愤怒和质疑:我们有什么资格谈努力。
不溺爱孩子
出于4 2 1的家庭模式,大多数中国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就导致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了,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势必会动手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难以适应家以外的世界。
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
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障碍。
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
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
因此,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