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光时被刮去的水性光油会将已印在承印材料上的油墨带到上光机上的水性光油中,使上光油着上颜色。不过,经过过滤沉淀后,这些光油还可继续使用,不必扔掉。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UV上光油的刺激性已大大降低。但上光操作中,皮肤若碰到水性光油,还是应立即用肥皂水洗掉,否则可能会出现皮肤、起泡。
水性光油的使用黏度依上光机的种类而异,要根据上光机的机型选用专用上光油。若水性光油黏度达不到上光机所需要的黏度可用稀释剂撤粘或用增稠剂加粘。但经这样调节后,会损失水性光油的固化速度、亮度和附着力等。
水性光油流到上光机传动轴的转动部分,在高温下会粘在传动轴上,影响传动。因此应注意清洗轴头。
金卡纸、PFT等特殊承印材料要根据各自的表面性质,选用专用的水性上光油。
结合上面所述的我们可以得到水性光油的固化点,也可以大概分为室内和室外,一般来讲,在室内时是不会产生固化的,只有在室外,天气晴好的时候会发生固化。

流平性好、膜面平滑
印刷品承印材料种类繁多,加之印刷图文的影响,表面吸收性、平滑度、润湿性等差别很大,为使上光涂料在不同的产品表面都能够形成平滑的膜层,要求涂料流平性好, 成膜后膜面平滑。
印后加工适性宽
印刷品上光后,一般还需经过后工序加工处理,例如:模压加工、烫印电化铝加工等。因此,要求上光膜层印后加工适性要宽。例如:耐热性要好,烫印电化铝后,不能产生黏搭现象;水性上光油主要由主剂、溶剂、辅助剂三大类组成,关于它的常见问题你知道吗。耐溶剂性高,干燥后的膜层,不能因受后加工中黏合剂的影响而出现起泡、起皱和发黏现象。

水性上光油压光温度是影响压光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压光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接待:热压、上光和冷却剥离。
水性上光油压光中各阶段温度必须满足工艺要求,合适的温度下涂料膜层分子热运动能力增加,使扩散速度加快,有利于涂料中助剂分子对印刷品表面的二次润湿、附着和渗透,增加了二者之间的接触效果,另外,适当的温度会使印刷品同赏光带之间形成良好的黏附作用;在印刷品上涂布上光油不仅能够增加印刷产品的价值,而且可以增强油墨耐光性能,增加油墨的防热、防潮能力,起到保护印迹提高印刷产品的使用性能,为印刷厂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涂料膜层塑性提高,在压力的作用下表面平滑度大大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