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聚集程度
通常用“供应态”粉末和“研磨态”粉末的粒度之差来表征粉末的聚集程度。细钨粉的聚集程度通常比粗钨粉高。对钨材生产而言,聚集程度直接影响到生坯的强度。在WC生产过程中,钨粉的聚集程度对配碳的均匀性产生影响。
(3)颗粒形貌
钨粉的颗粒形貌对其压制性能和生坯强度产生影响。不规则的颗粒形貌引起颗粒间的互锁,提高生坯强度。球形钨粉流动性好,特别适用于喷涂材料。同样在制备WC时,钨粉的形貌亦影响到WC粉的形貌。
(4)比表面积
单位质量钨粉所具有的总表面积称为钨粉的比表面积,常用m2/g来表示。钨粉的比表面积通常在0.01~12m2/g之间。它间接反映钨粉的粒度大小和颗粒形貌,是衡量钨粉的烧结活性、溶解特性以及在碳化过程中与气固态物质反应能力的重要指标。
(5)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
钨粉的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随粉末平均粒度的增加而增加,典型钨粉的松装密度与其费氏平均粒度的关系如表3-3所示。粉末的粒度分布愈窄、颗粒形貌愈复杂的聚集程度愈严重,则松装密度愈小,一般可通过调整还原过程的工艺参数来控制。
钨废料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钨及钨合金材的加工残料,如烧结棒端料(切头)、碳化钨车间地面垃圾、磨削废渣、金属鳞皮和切削碎片等。另一类是磨损、用坏或废弃的含钨材料,如废旧碳化钨刀具和废催化剂等。
钨废料是一种二次钨资源,它的回收利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但由于两种测定方法的原理不同,同一粉末所得测定值不尽相同,因此钨粉粒度一般应说明是费氏平均粒度或激光平均粒度。进入八十年代,国外主要钨消费国,如美国、日本和联邦德国对钨废料的回收利用很重视,专门建立了回收再生机构。这些***每年从废钨物料中回收的钨,占当年硬质合金生产用钨量的25%-30%。中国对钨废料的回收再生也比较重视。五十年代末期已经开始进行工业规模的废硬质合金回收处理工作。例如株洲硬质合金厂的技术设计中就有硝石熔融法回收废合金这一内容。该厂在一九五八年投产后,开始回收、处理废硬质合金,但是数量不大,回收率也比较低,且污染环境,阻碍了回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从七十年代初开始,中国寻求新的处理方法,取得了成效。天津第七金属制品厂(现天津大成五金厂)、株洲硬质合金厂和江西冶金学院分别于一九七三年、一九七四年和一九七七年开展了锌熔法的研究和试验,并获得成功,不仅回收了废硬质合金中的钨,还回收了其中的钴。截至一九八五年底,已有30多个厂家推行了锌熔法,为中国钨废料的回收再生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
钨的弹性高,热膨胀系数小,在高温下的强度大。
钨的硬度比其他金属都高,只有在加热状态下才能进行锻打、拉丝和轧制等压力加工。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不受空气侵蚀,也不与水和水蒸气起作用。
钨的抗腐蚀性能好,不加温时,与任何浓度的王水、***、盐酸均不起作用(加热时与王水反应强烈),但能迅速溶解于混合液中。所以为了抢占这块肥肉,国外数控刀具都要在中国扎根,并且研发新型数控刀具、不定期为客户举办活动。钨可制作切削刀具、硬质合金、模具、耐磨零件。钨可作为钢的添加戊份,其目的是增加钢的回火稳定性、硬性、高温强度和抗腐性,主要用于生产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耐热钢和高温合金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