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适用家用的简单手段
说了这么多销毁磁盘数据的方法,那么对于家用场景下没有太多条件,或者懒得动手,或者不愿意毁掉磁盘的话,有没有相对经济廉价的软删除手段呢?
其实是有的,方法很简单,主要分为两步:步使用公认***的加密软件(可选的有7-zip、Windows内置的BitLocker等)对硬盘进行全盘加密,并且自己把密码忘带哦。第二步进行低阶格式化即可。这种做法里的加密一部保证即使数据被读取,也无法还原,可以认为基本能够完成家庭非重要任务的信息销毁工作。
(二)***干部调动时。***干部工作调动,急于到新的岗位,匆匆忙忙办移交,马马虎虎清理自己的办公室、文件柜和办公桌,只将正在手中传阅、处理的文件交回单位办公室,没有对自己所存放的文件进行彻底清理,把参加会议带回的密级文件,及其他流散在手中的密级文件和其他不要用的旧报刊、旧书籍捆在一起,或是未经登记就一把火烧掉,致使文件下落不明,或是拉到废品收购点卖掉,造成泄密。
(一)销毁的都是已文件的错误心理。对密级文件、资料的保密期限和程序无知,以为凡是要销毁的密级文件、资料都是已经的。在这种心理作用下,销毁文件过程中,将密级文件、资料当作非密级文件、资料处理,造成失、泄密。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会将重分的密件,和对本单位作用不大,没有存档价值,但尚未的密件列入销毁文件的范围;还有,有些密级资料,可能已经部分公开,但部分公开不等于全部公开,即使是已经公开的那一部分,也许还和以前作为密件存在时,表述形式、方法会有所不同。比如编的党内秘密刊物《内参选编》,常常就有这种情况。不懂得这个道理,就容易将密件和非密件混在一起处理,导致密件失控。
(二)切实落实文件销毁制度。密级文件销毁制度,象其他各项保密制度一样,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总结不少深刻教训后建立健全的,也是保密工作的经验结晶。制度规定得很具体,好操作,关键是落实。只要严格地按要求做,就不会发生失、泄密事故。现在有的地方采取定期销毁和需销毁的文件统一由保密工作部门“集中销毁”的办法,这是针对文件销毁过程中失、泄密问题增多而加强文件销毁制度落实工作的一种新的做法。适合采用这两种方法的地方,不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