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间预上底钢结构 在车间经过自动喷砂处理并在装配前预上底漆的钢结构,在施以后的保护性油漆系统前,通常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所有损伤区域,会继续生锈,这些区域必须被重新喷砂处理,或用手工方法彻底清洁至可接受的标准。在施以油漆体系前,通常需要重新喷砂处理,这需要在所有可能的场合做具体的规定。5级,除锈后钢材表面应呈现出均匀的灰白色,无灰尘,油污,氧化皮,锈迹,其表面粗糙度达到60μm以上。这种处理方法也通常用于焊接及焊接前无法上底漆的钢结构连接部分。
通则 钢材表面除锈等级以代表所采用的除锈方法的字母“Sa”,“St”或“FI”表示。如果字母后面有阿拉伯数字,则其表示清除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的程度等级。(1)本章各除锈等级定义中,“附着物”这个术语可包括焊渣、焊接飞溅物,可溶性盐类等。(2)本章中“当氧化皮。铁锈或油漆涂层”能以金属腻子gua刀从钢材表面剥离时,均应看成附着不牢。喷砂机切向速度越大,喷砂对表面研磨作用就越大,表面粗植度值就越小。喷射或抛射除锈 喷射或抛射除锈以字母“Sa”表示。喷射或抛射除锈前,厚的锈层应铲除。可见的油脂和污垢也应清除。喷射或抛射除锈后,钢材表面应清除浮灰和碎
喷砂除锈防腐级别、喷砂除锈防腐要求、喷砂除锈防腐技术、喷砂除锈防腐施工也即清洁度,代表性国际标准有两种:一种是美国85年制订“SSPC-”;在喷砂加工过程中,使用白刚玉进行表面涂层,可以减少对喷砂设备或零部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喷砂设备、零部件等使用过程中发生气蚀磨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白刚玉的性能对气蚀磨损的影响。第二种是瑞典76年制订的“Sa-”,喷砂除锈防腐级别、喷砂除锈防腐要求、喷砂除锈防腐技术、喷砂除锈防腐施工它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Sa1、Sa2、Sa2.5、Sa3,为国际惯常通用标准,详细介绍如下:
Sa1级——相当于美国SSPC—SP7级。采用一般简单的手工刷除、砂布打磨方法,这是四种清洁度中度低的一级,对涂层的保护仅仅略好于未采用处理的工件。工作前五分钟,须开动通风除尘设备,通风除尘设备失效时,禁止喷砂机工作。也叫做手工刷除清理级,Sa1级处理的技术标准:工件表面应不可见油污、油脂、残留氧化皮、锈斑、和残留油漆等污物。(或清扫级)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的影响
影响零件的耐磨性。
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
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
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
影响零件的密封性。
对零件的外观、测量精度、表面光学性能、导电导热性能和胶合强度等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取样长度——测量表面粗糙度轮廓时,测量限制的一段足够短的长度,以限制或减弱波纹度、排除形状误差对表面粗糙度轮廓测量的影响。(详见P134表5-1)
评定长度默认为 5 个取样长度, 否则应注明个数。
例如Rz0.4、Ra3 0.8、Rz1 3.2 分别表示评定长度为 5 个( 默认) 、3个、1 个取样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