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火请牢记这7个“别”
气温逐渐降低,家中用火、用电、用气量增加,防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好相关消防安全知识,改掉不好的习惯,也能更好的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以下7条防火要点,希望一起学习传播。
防火须知7个“别”
1,别用布帘遮挡电器散热孔。
电器在摆放时需与墙壁保持一定的散热空间,当电器靠近窗帘等物品时,要注意电器的散热问题,避免阻塞散热孔。
2,别在一个插线板上同时连多个大功率电器。
插线板都有额定电流限制,家中常用的是10A,2500W的排插,使用时如果超过额定功率,其发热就会增多,劣质排插甚至导致起火。在使用时除了要注意额定功率,还要养成及时关闭电源的好习惯。
3,别在电暖器上烘烤衣物。
冬季温度过低,电暖器就成了良好的晾晒烘干工具。但是,在电暖器上直接覆盖物品,容易使电暖器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造成局部过热,或因距离太近,高温引燃覆盖物品。
4,别长时间开电热毯。
电热毯在寒冷的冬天能给人带来温暖,正确使用,才能确保安全。使用电热毯可以在睡觉前半小时先打开电源预热,等足够热了就关闭电源,不要整晚都开着电热毯。
5,别长时间不拔插头。
“长期不拔电器插头,不但浪费电,还存在安全隐患。”在此,提醒业主应自觉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使用完电器后及时拔掉插头,节约用电,并确保人员、电器的安全。
6,别在楼道堆放杂物。
小区楼道不仅供业主通行,更是紧急情况下疏散逃生的通道。业主如将杂物堆放在楼道内,火情发生时,将会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如果杂物是可燃物品,火势蔓延到楼道,其燃烧产生的浓烟,势必会给人员的疏散和消防应急队员的救援带来阻碍和伤害。
7,出门前别忘关掉电路和煤气总阀门。
业主外出前要切断总电源,检查电源插座、灯头、外露的电线等。应将家用电器插头及煤气总阀关掉,这样可以避免因短路或是煤气泄漏引发火灾。
火灾原因分析
电气火灾是因电能引起火源而发生的。其直接原因主要是漏电、短路、过载、接触不良、过负荷、电弧、电火花等,造成高温发热,并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
1、 漏电:电线或其支架材料的绝缘能力差,以致导线之间或导线与大地间有微量的电流通过,漏电的电火花能成为火灾的着火源;
2、短路:在电气线路上,由于各种原因,电势不同的两点相接或相碰,产生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2、检查发现建筑消防设施存在问题和故障的,实施检查的人员必须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并填写《建筑消防设施故障维修记录表》。由于短路回路中的电流很大,在短路点上极易产生强烈的电火花和电弧,并使导线的金属导体出现熔化和剥蚀缺损的痕迹,这种强烈的短路电弧和熔化的高温金属都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通过短路回路电流的导线,由于极短的时间内发热量很大,甚至会引起短路回路中的导线的绝缘层迅速燃烧,并能引起导线附近的可燃物燃烧,从而造成火灾;
3、过负荷:指导线中通过的电流量超过安全电流值。由于导线本身具有电阻,通过电流时就会发热,通过电流量越大,发热量就越大,导线绝缘层温度就越高。一旦绝缘导线的温度超过允许工作温度,导线的绝缘层就会加速老化,甚至发生燃烧,引起火灾事故;
4、接触电阻过大:在电源线的连接处和电源线与开关、保护装置及较大的用电设备连接的地方,由于接触不良,使接触部位的局部电阻过大。再者,建立健全各级消防义务***,通过群策群防来带动和影响广大市民,使之人人都能成为使用消防器材的“熟练工”。在有较大电流通过电气回路,并遇接触电阻过大时,在其局部范围会产生极大的热量,可以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并引起电气线路的绝缘层、附近的可燃物及积落的可燃粉尘着火,引起火灾;
5、电火花和电弧。电火花是电极间放电的结果,电弧是由大量密集的电火花构成的。电弧的温度可高达3000qC以上,电火花和电弧容易引起可燃物质燃烧,引起火灾。
消防检测-消防栓系统
消防栓又称消火栓,可分为室内消防栓、室外消防栓、旋转消防栓、地下消火栓、地上消防栓、双阀又出口消防栓和室外直埋伸缩式消防栓7种各类。都是固定式的消防工具,主要用途是为扑灭火灾提供水源。
室内消防栓使用方法:打开消防栓箱门,按下里面的一个按钮,按钮包含报警和启动消防泵两种功能。然后一人把消防水枪及消防水带接好,跑向火灾附近。另一人接好另一端的水带和阀门口,逆时针打开阀门。
室外消火栓使用方法:用扳手打开地下消火栓的水袋口连接开关,然后接好消防水带后再用扳手打开消火栓的出水阀门开关,后接好水带口及出水枪头。
火灾应急十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意外和灾难,其中家居起火便是一种。因此,普及必要的防火知识,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介绍家居起火应急十要:
1、要早报警,报警愈早,损失愈少。牢记火警电话“119”。
2、初起火势易被扑灭,在消防车未到前,如能集中全力扑救,常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3、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可将被单、台布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牢系窗槛再用衣角护住手心,顺绳滑下。
4、要先救火,后搬运财物,片刻延误,易成巨灾。
5、要沉着冷静,有序撤退。倘若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会导致自相践踏,造成惨剧。
6、烟雾较浓时,不必惊慌,宜用膝、肘着地,葡匐前进,呼吸要小而浅。
7、邻室起火,万勿开门,应跑向窗户阳台,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脱险。
8、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带***逃离时,可用湿布轻蒙在孩子脸上,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着地爬行逃出。
9、在非上楼不可的情况下,必须屏住呼吸上楼。因为浓烟上升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楼的速度是每秒0.5米。
10、逃离前必须先把着火房间的门关紧。特别是在住户多的大楼及旅馆里,采用这一措施,使火焰、浓烟禁锢在一个房间之内,不致迅速蔓延,能为本人和大家赢得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