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蛙养殖繁殖技术,你知道多少?
青蛙的交配交卵 青蛙每年3-7月份都产卵,北方产卵迟些,南方各省3月份就开始产卵,4月份是产卵盛期。但种蛙的抱对、交配、产卵的早晚与气温、饲养池的水温及水的深度有很大关系。当水温15°C以上时雌雄蛙开始拒对。
18-28°C是适的产卵温度。在产卵季节将到时雄蛙不断地鸣叫吸引着雌蛙。雄蛙一般提早一星期左右发情。雌蛙未发情时拒绝抱对,已发情则常徘徊于浅水中或岸上依恋在雄蛙的周围,肚皮比平时膨胀,性冲动,食量忽减。(2)忽略了蛙沟的消毒、蛙沟水质的管理,造成水质过肥,导致蛙病害的发生。青蛙没有交尾器,不能进行体内受精,而是通过雄性拥抱着雌蛙完成受精过程的,雄蛙的第壹指内侧有膨大的肉垫,称婚垫。婚垫上富有腺体和角质刺,其分泌物和角质刺将加固拥抱的作用。
当雌蛙成熟发情时,雄蛙即跳上雌蛙背上,将前肢搂抱在雌蛙下面,用小腿挤压雌蛙腹部,同时摆动两后足,磨擦雌蛙的泄殖孔,雌蛙将卵排出体外,雄蛙即射1精于卵上。产卵后,雄蛙自行离去。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1)由于缺乏对蛙、稻品种的了解和种养密度的选择问题,造成蛙与蛙之间、稻与稻之间的食物、空间、养分等资源的竞争关系,导致减产减收。雌蛙处于半休1克状态,1-2分钟后,才慢慢地离开,到阴凉的地方安卧休息。
青蛙抱对产卵的时间一般1-2天,有时也长达3天。产卵一般在夜进行,黎明前为1高峰,一只50克以上的雌蛙,每次产卵在一万粒左右。 青蛙产卵时要求安静的环境,轻微的振动可使产卵暂时停止,强烈的振动或长时间的干扰,会使它迁移产卵地点。产卵的进行取决于雄蛙的腿与足的活动,雄蛙腿足停止活动,雌蛙即停止产卵。如遇强烈的冷风侵袭,水温突然下降到15°C以下,产卵也就停止。养殖基地位于重庆石柱,面积有10余亩,第壹年的养殖效果不佳,合伙创业的家里人信心也愈发不足,为了养好黑斑蛙,熊壮特意来到了授渔水产取经交流,下定决心,回去一定要是自己养的蛙丰收。此时可设法增温,使它正常产卵。在产卵期间,如果池内的雄蛙多于雌蛙,有同性相抱或两只雄蛙抱一只雌蛙的现象,第三者将一雄一雌同抱住,或反方向抱于雌蛙的胯部,使雌蛙不能正常产卵甚至灭亡。所以产卵池的种蛙必须按一雄二雌(或三雌)的比例放养。
青蛙养殖一定要挖掘蛙池
挖掘蛙池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回”字形高产池。所谓“回”字形池,就是单个蛙池四周的埂和池中的环形沟组成了“回”字内外的两个“口”。
该蛙池的基本规格为25×8米,每个口约200㎡,每亩场地大约可以挖建蛙池3口。食台区宽1.5米左右,水沟宽1米,休息区宽2米,水沟深30-50厘米,长度因地制宜1好不超过25米。因为开始圈的地不平整,而且相对不集中,近似“长廊”型的养殖场地,管理耗费人力的人力成本大大增加。池梗要比蛙池高30厘米左右,在蝌蚪饲养中后期需要扩大水面,实现全水面养殖,增大蝌蚪的活动区域。
青蛙养殖你应该知道的
由于青蛙养殖正式开展的时间尚短,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分工,加上具备相应繁育条件的***的青蛙苗种场非常少,长途运输蝌蚪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多数从事青蛙养殖的场家,可能都还需要自己开展青蛙的繁殖。②由于蛙卵对有机氯较为敏感,应避免使用氯制剂消毒,可选用PVP-I,用量为50ppm浸浴5分钟。同时,在目前条件下,如果自己掌握了青蛙的繁育技术,还可以适当的降低引种成本。 种 蛙的选择:
(一)来源与选择 用于繁殖的种蛙主要从养殖场购进,建议选择经过多年驯化的青蛙种,尤其是多年采用全程饲料养殖的青蛙种。这种青蛙繁殖的后代可以直接采食配合饲料,更加适应人工养殖环境,蛙群的自相残杀现象较低,利于开展集约化高产养殖。
(二)外观形态 应选择体表光滑、皮肤富有黏液、生长快、活力强、体质强壮、无病无伤、发育良好,达到性成熟的个体作为种蛙。雌蛙要腹部膨大,柔软并富有弹性;雄蛙应选择咽喉部黑斑明显、婚姻垫发达的雄蛙。
(三)年龄与体重
青蛙的性成熟较快,一般体长8厘米左右、体重50克左右的雌蛙已达到性成熟,雄蛙体重40-50克时即可达到性成熟,即可用于繁殖。用于繁殖的种蛙一般可以使用2-3年,在育种中为了加快更新换代,很多场家实际上都只使用上年养殖的青蛙做为当年的繁殖种蛙。(3)防治措施:为产卵的雌蛙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按合理的雌雄比例搭配种蛙(雌雄比***1好为1:1)。
(四)雌雄鉴别与配比 雄蛙咽侧腹面有一对外声囊,雌蛙没有,是区别雌雄蛙明显的标志。生殖季节雄蛙第壹指基部有肿大而明显的婚垫,雌蛙没有,此二特征可以区别雌雄亲蛙。
配比:要视产卵群体的大小,通常池小产卵蛙群体小,雌、雄配比为1:1为宜,群体较大时则雌雄配比为1.5-2:1。因群体小雄蛙少难于抱对产卵,而群体大雌蛙不可能在同一时期内产卵,而雄蛙排精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产生大量镜子,所以适量减少雄蛙比例并不影响抱对产卵、排精及正常的受精率,同时又可减少雄蛙为争夺雌蛙而影响正常抱对。③技术问题:青蛙养殖起步较晚,研究这方面的技术不多,青蛙又属于水陆两栖动物,比较有特殊性,养殖难度较高,国内外***和学者研究较少。对于开展一般性的商品繁殖生产,一般场家多是随机投放种蛙,雌雄种蛙的配比不一定很严格按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