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铝型材产业大有所为
铁道车辆轻量化则是实现高速重载的重要途径。从企业生产意识上看,中国过去铝业发展主要在电解铝,企业靠资源***,没有意识到工业铝加工行业的巨大空间。铝无疑是轻量化的材料。高精密、大截面的高附加值工业铝型材产品主要用于铁路货车及客车、城市轨道交通、汽车、船舶等交通运输领域。随着工业铝型材下游应用领域轻量化发展及低碳环保经济的推广,其以工业铝型材为核心,侧重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策略将能持续提升其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未来10年将是我国大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10年,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突飞猛进,轨道交通用铝材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中国工业铝型材产业将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轨道交通市场大有所为。
中国建筑铝型材工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建筑铝型材挤压工业始于1980年3月,那时在广州东郊圆材兴建的铝制品六厂投产,所生产的铝型材全部以补偿贸易的方式返销香港。1980年7月,深圳西材实业公司的铝型材厂投产;同年,营口铝型材厂与天津市铝型材厂分别从日本引进1台16.3MN油压机,生产建筑铝型材,供应国内市场。工业铝型材尺寸超差消除方法:(1)建立模具档案,对于模具变形、使用时间长、壁厚已经超差的模具应及时报废。从此中国建筑铝型材工业在南、北方几乎同时起步发展起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中国建筑铝型材挤压工业大发展的一个时期,1984-1986年期间,生产企业由69个增加到175个,年平均增长率为61%,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的南海市;铝型材挤压机台数由96台增加到305台,年平均增长率为81.3%,生产能力由9万吨/a增加到38万吨/a,平均增长率为106.1%,年产两由2万吨/a上升到6万吨/a,平均增长率为87.7%。早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较发达的一些***就开始采用铝型材来制造和运用,在强度方面,纯铝的强度很低,但是添加一定元素形成的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其"比强度"(强度与比重的比值)胜过很多合金钢,成为理想的结构材料。
1991年以后,中国又掀起一次铝型材发展的浪潮,而且这次浪潮比上一次更加迅猛,涉及的范围更广,遍及大江南北与长城内外,并于1996年达到顶点;铝型材挤压企业达到1400多家,挤压机台数超过2800台,匡算生产能力近350万吨/a,大大超过市场需求。经过长达近10年的高速增长,我国铝型材行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展现出了诸多新的发展趋势。
从1997年起,中国铝型材工业结束了数量型高速发展期,进入了以效益为中心的结构调整期,一些竞争力弱小的挤压企业纷纷退出市场、停产或转产工业铝型材。而一些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则通过资产重组与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能力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重新调整组合,到2004年底,中国在产的建筑铝型材挤压厂尚有650家左右,在产的建筑铝型材挤压机与工业铝型材挤压机约3000台,产能为350-400万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