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贴片工艺:
单面组装来料检测 =gt; 丝印焊膏(点贴片胶)=gt; 贴片 =gt; 烘干(固化)=gt; 回流焊接 =gt;清洗 =gt; 检测 =gt; 返修双面组装A:来料检测 =gt; PCB的A面丝印焊膏(点贴片胶)=gt; 贴片 PCB的B面丝印焊膏(点贴片胶)=gt; 贴片 =gt;烘干 =gt; 回流焊接(仅对B面 =gt; 清洗 =gt; 检测 =gt; 返修)。B:来料检测 =gt; PCB的A面丝印焊膏(点贴片胶)=gt; 贴片 =gt; 烘干(固化)=gt;A面回流焊接 =gt; 清洗 =gt; 翻板 = PCB的B面点贴片胶 =gt; 贴片 =gt; 固化 =gt;B面波峰焊 =gt; 清洗 =gt; 检测 =gt; 返修)此工艺适用于在PCB的A面回流焊,B面波峰焊。在PCB的B面组装的***D中,只有SOT或SOIC(28)引脚以下时,宜采用此工艺。表面安装的焊点既是机械连接点又是电气连接点,合理的选择对提高PCB设计密度、可生产性、可测试性和可靠性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薄膜印刷线路:此类薄膜线路一般是用银浆在PET上印刷线路。在此类薄膜线路上粘贴黏贴电子元器件有两种工艺工法,一种谓之传统工艺工法即3胶法(红胶、银胶、包封胶)或2胶法(银胶、包封胶),另一种谓之新工艺即1胶法---顾名思义,就是用一种胶即可完成粘贴黏贴电子元器件,而不再用3种胶或2种胶。此新工艺关键是使用一种新型导电胶,完全具有锡膏的导电性能和工艺性能;固化温度:100℃、120℃、150℃,固化时间:5分钟、150秒、60秒典型固化条件,注意:1、贴片工艺固化温度越高,固化时间越长,粘合强度越强。使用时完全兼容现行的***T刷锡膏作业法,毋需添加任何设备。
***T贴片表面贴装技术的未来
***T的小型化
小型化在20世纪中叶的太空竞赛中至关重要。苏联拥有更强大的火箭。为了使它们的能力相等,美国火箭的有效载荷必须更小,更轻。随着小型化增加了集成电路芯片的密度,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密度也增加了。表面安装元器件采用自动化技术进行焊接,因此无需在它们之间保持足够的间距。在进行返工,回流焊点或更换元器件时,技术人员几乎没有错误的余地。元器件引线之间的间距可能小于0.010英寸或0.254毫米。搜查焊接时是否有短路、导通等缺陷,检查印刷电路板表面的颜色变化。即使采用良好的焊接技术,电路板上的微小焊盘也容易过热并拉起。
表面组装技术和通孔插装元器件的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越性:
(1)实现微型化。***T的电子部件,其几何尺寸和占用空问的体积比通孔插装元器件小得多,一般可减小60%~70%,甚至可减小90%。重量减轻60%~90%。
(2)信号传输速度高。结构紧凑、组装密度高,在电路板上双面贴装时,组装密度可以达到5.5~20个焊点/cm。,由于连线短、延迟小,可实现高速度的信号传输。同时,更加耐振动、抗冲击。这对于电子设备超高速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
(3)高频特性好。由于元器件无引线或短引线,自然减小了电路的分布参数,降低了射频干扰。
(4)有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成品率和生产效率。由于片状元器件外形尺寸标准化、系列化及焊接条件的一致性,使***T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从而使焊接过程造成的元器件失效大大减少,提高了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