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粘土对聚羧酸减水剂负效应的措施
复配粘土改性剂或制备抗粘土型聚羧酸减水剂,可以***粘土对聚羧酸减水剂的负效应,其中复配粘土改性剂可以减弱粘土的负效应,但复配须考虑粘土改性剂的加入顺序及掺量,提高改性剂的粘土吸附力应是未来研究的***;而抗粘土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是从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角度***粘土的负效应,但较少研究报道,仍需对抗粘土型单体的设计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为了***粘土对聚羧酸减水剂的负效应,加快聚羧酸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中的推广及应用,国内外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
减水剂的起泡状况
对于固含量为5%的聚羧酸减水剂,采用“先消后引”优化工艺前后的水溶液起泡情况。优化前后减水剂的泡沫形态比对比量筒的上端部,可以看到单纯减水剂试样在接近筒口的部分泡沫比较稀疏,从上到下泡沫逐渐增多;而采用“先消后引”优化的减水剂试样的泡沫充满了量筒,上下泡沫分布均匀将2个量筒相同高度的局部分别放大,能够清楚地看到优化后的试样中气泡大小更加均匀,大多数气泡直径都小于优化前的试样,说明这种工艺可以细化减水剂的气泡分布。
采用“先消后引”工艺前后,2种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含气量、密度等指标以及硬化后的7d、28d抗压强度都很接近。相对来说,采用该工艺后的试样M-2,其各项指标除了含气量略高(与之对应的密度略低)外,其它指标都略优于对照组试样M-1,不过所有指标值的相对差异均不超过5%。可以说明这种工艺在本实验所选的材料配比条件下基本不影响混凝土的常规使用性能,既没有降低减水剂的流动性,也没有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聚羧酸减水剂添加消泡剂后加引气剂复配工艺:
(1)采用“先消后引”工艺复配聚羧酸减水剂,可以明显细化减水剂的气泡尺寸,并使气泡更加均匀。
(2)利用“先消后引”复配工艺优化后的聚羧酸减水剂,所配制的混凝土可略提高流动性和后期强度,而外观性能大幅度改善,孔径为1~2mm的大孔数量明显减少,基本消除了孔径大于2mm的超大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