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鉴定质量的控制措施:现场检查与检测质量控制措施
1、现场检查检测应当有两名以上鉴定人员参加。
2、应根据与委托人(单位)共同确认的检测鉴定方案进行现场检查检测,做到应查尽查,不缺项漏项。
3、检测时应确保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仪器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
4、应及时、准确记录检查检测的原始数据,不得随意涂改、杜撰,原始记录必须由检测及记录人员签字。 不得向无关人员传播资料和数据。
5、当发现检测数量不足或检测数据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进行补充检测。
6、现场检测工作结束后,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修补因检测造成的结构或构件的局部损伤。修补后的结构或构件,应满足原结构或构件承载力的要求。
危房鉴定的基本常识
一、概念:
危房,即***房屋,系指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构件,随时有可能丧失结构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
二、危房鉴定程序:
受理委托→调查勘测→分析验算→评级定论→处理建议→出具报告

房屋检测中裂缝的安全鉴定是怎么分析的:
1、判明是结构性裂缝还是非结构性裂缝。
结构性裂缝多由于结构应力达到限值,造成承载力不足引起的,是结构***开始的特征,或是结构强度不足的征兆,必须进一步对裂缝进行分析。根据受力性质和***形式分为脆性***和塑性***。脆性***的特点是事先没有明显的预兆而突然发生,一旦出现裂缝,对结构强度影响很大,必须采取加固措施。检测鉴定内容一般包括:1、调查建筑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状况,找出对抗震不利的因素和相关的非抗震缺陷。塑性***特点是事先有明显的变形和裂缝预兆,可以采取措施予以补救,***性相对较小。
非结构性裂缝往往是自身应力形成的,如温度裂缝、收缩裂缝,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不大,可根据结构耐久性、抗渗、抗震、使用等方面要求采取修补措施。
2、查明裂缝的宽度、长度、深度、形态等数据。
当裂缝超过规范的限值时,将严重影响构件的整体性,应查明原因,根据***性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3、判明裂缝是否稳定以及发展趋势。
稳定性裂缝只要不超过规范的容许值,一般认为是安全的;活动裂缝应根据使用和变化情况来判断是变大还是缩小,从而确定是否进行加固;发展裂缝往往是荷载增加引起构件的承载力达到极限状态而现的,是比较***的,必须进行加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