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莎豆
营养价值高。油莎豆含油率高达38.7%,油质优于花生油和芝麻油,味道醇香,颜色透明,久放不变质,对、防治和肌体代谢***等,具有独特***,除此之外,油莎豆还具有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见表1)[3],因此油莎豆生食或熟食时味道香甜,目前已有油莎豆加工而成的糕点、糖果、咖啡等[2]。具体分析其营养成分(表2),发现油莎豆糖分主要有蔗糖、葡萄糖、果糖、棉子糖。其***成分主要是脂溶性的***成分,其中VE含量为0 .15%,甾醇含量为0.53%,说明油莎豆油脂中营养成分较高。分析油莎豆的脂肪酸组成(表2),油酸含量,出油率一般为35%,其次是棕榈酸和亚油酸,其含量均在20%以上,说明油莎豆油脂是不干性油,具有很好的性,其性高于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3]。
是一种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综合利用价值高、开发潜力大的新兴经济作物。油莎豆茎叶是牧草,油莎豆的果实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原料,富含油脂、淀粉、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油莎豆种植不需要占用良田,我国大面积的边际化土地均可种植,一般亩产可达600 -800kg,可达 1000 kg。为了提高人们对油莎豆资源的认识以及对油莎豆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对油莎豆在我国的引入栽培情况、油莎豆产业的发展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阐述。


油莎豆又名油莎草、铁荸荠,原产于北非和地中海地区,地下长圆形的根状茎可生食、加工,果实含油率27%左右,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油、粮多用作物。
油莎豆易种好管,耐旱、耐涝、耐瘠薄,适宜在河滩、荒地、荒山、荒坡种植。经北京、河北、湖南、湖北、山东、四川、新疆等地试种,一般亩产750~1000公斤;在瘠薄土地上种植,产量也可达300~500公斤。因此,可充分利用河滩、废弃荒地广泛种植。
油莎豆生育期110~120天, 3月初到7月都可播种。可错开农忙季节,巧用农闲的时间和劳力。与其他农作物间作、套种,尤其是在幼林果园里套种,既可肥地改土、遮阴、***杂草、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增加前期收入,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