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辊不饱和橡胶在开炼机上加工时,改变辊筒温度会出现四种不同的包辊状态。温度较低,胶料较硬,弹性高,橡胶主要停留在堆积胶处滑动,延迟生产过程。温度适宜,橡胶能正常包于辊筒上,既有塑性流动又有适当高的弹性变形,有利于混炼操作。随着温度的提高,流动性增加,分子间力减小,强度降低,胶片不能紧包在辊筒上,出现脱辊或破损现象。橡胶在更高的温度下呈粘弹性流体包于辊筒,并产生塑性流动。
开炼机调整和试运转:
(1)负荷运转 以额定功率20-50%负荷进行试验、时间不少于16h,以额定功率50-75%负荷进行试验、时间不少于16h,以额定功率100%负荷进行试验、时间不少于8h。
(2)空载运转 连续运转不少于4h,整机噪声不大于83dB(A),主电机电流正常(功率不超过额定值的20%),辊筒轴承温升不大于20℃,辊筒轴承密封部位、接头、油塞、箱盖等不得有漏油现象。
(3)开炼机负荷运转 以额定功率20-50%负荷进行试验、时间不少于16h,以额定功率50-75%负荷进行试验、时间不少于16h,以额定功率100%负荷进行试验、时间不少于8h。
(4)进料口尺寸大小应按所需产品粒度进行调整,调整辊距,应调整辊筒两端间隙相等,此时辊距指示盘的读数应相同。
开炼机开车前检查维护工作
⑴.检查挡胶板、辊筒、辊距和调距装置等有无异常现象。
⑵.检查各联接件和紧固件、联接要良好、紧固无松动。
⑶.检查进、排水管要畅通无阻,并无泄漏。
⑷.检查减速机箱油位,要在规定的油标高度。
⑸.检查油泵,油泵要畅通无泄漏,集油箱内油位要保持在规定的位置。
⑹.检查油泵、传动齿轮、速比齿轮、各轴承要加足油量,对各润滑油杯、油咀及各传动部位及时加油。
⑺.检查安全制动装置要灵活可靠,刹车带和刹车轮的表面要吻合良好。间隙调整到 1~2mm。
打扭操作法:这种方法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逐步割胶,使胶料附在前辊上,随辊筒转动形成扇形,到头后使胶自动随辊筒带入辊缝中,如此反复捣炼,使胶料混合均匀。此法劳动强度较低,但混炼效果较差。
割刀法:此法简单地说就是带包辊胶落盘。即用割刀先从左向右割胶至近右边一定距离时即将刀锋转 90°角让其继续割胶片(此时在右边尚留有一定宽度的包辊胶) ,使胶片落在底盘上待堆积胶将消失时即停止割胶,反复数次,使之混炼均匀。此法混炼效果较差,只适用于用来落盘,特别是不易包辊的胶料的落盘,可防止胶料脱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