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粒混凝土不但耐腐蚀(酸、碱)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而且具有优异的抗碱集料反应能力。
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和集料。集料包括碎石和砂子,如果石子和砂子这些集料是白云石、石灰石或其他含有SiO2的岩石,如蛋白石、火山岩等,水泥中的碱就会和这些集料发生碱集料反应,引起岩石矿物解体或造成膨胀使混凝土开裂而崩溃,造成建筑***。这就是碱集料反应。每年国内国外都有大量的建筑物因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而损毁。美国20世纪80年代,统计***50万座公路桥梁,其中有20万座因碱集料反应造成不同程度的毁坏。全世界每年因碱集料反应造成的损失可以达上千亿美元。
由于陶粒不含有这些火性岩石成分,碱含量也非常低,所以它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与水泥发生碱集料反应。至今为止,国内外的陶粒混凝土建筑,还没有发现一起碱集料反应的事例。事实已经表明,陶粒具有优异的抗碱集料反应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陶粒按强度分为高强陶粒和普通陶粒
(1)高强陶粒
根据(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GB/T 17431.1—1998新标准,高强陶粒是指强度标号不小于25MPa的结构用轻粗集料。其技术要求除密度等级、筒压强度、强度标号、吸水率有特定指标外,其他指标(颗粒级配、软化系数、粒型系数、***物质含量等)与超轻、普通陶粒相同。生产高强陶粒时产量较低,耗能较大,附加值高,销售价格比超轻陶粒、普通陶粒高50%左右。用高强陶粒配制高标号及预应力轻骨料混凝土必须均质。
陶粒表面有一层陶质或釉质的坚硬的外壳,可以起到隔水保气的作用,并且增加了陶粒强度。
生产陶粒的原料有很多,种类也是多种多样,颜色也五颜六色。焙烧陶粒的颜色大多为暗红色、赭红色,也有一些特殊品种为灰***、灰黑色、灰白色、青***等。免烧陶粒因所用固体废弃物不同,颜色各异,一般为灰黑色,表面没有光泽度,不如焙烧陶粒光滑。陶粒的一般粒径是5~20㎜,大的是25㎜。它可以取代混凝土中的碎石和卵石。
轻质是陶粒许多优良性能中的一点,也是它能够取代重质砂石的主要原因。陶粒的内部结构特征呈细密蜂窝状微孔。这些微孔都是封闭型的,而不是连通型的。它是由于气体被包裹进壳内而形成的,这是陶粒质轻的主要原因。
陶粒是不是越碎越好?
陶粒本身表面有一层坚硬的釉质,除去釉质之后,陶粒内部有很多孔隙,这些孔隙可以帮助陶粒吸附污水中的杂质等,也可以在花草养殖中为植物蓄积水分。但是,陶粒厂提醒您,对于陶粒的选择,并不是越碎越好。因为有人以为,陶粒吸附杂质、蓄积水分,太大颗的陶粒就不能充分被利用,从而造成材料的浪费。
对于这样的认识,陶粒厂是持否定态度的。陶粒直径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这些直径的确定是经过试验认证的,是可以被充分利用同时也能发挥良好效果的。如果陶粒体积太小,也就是太碎,就很容易成为粉末,陶粒中的孔隙也就变小,那样的陶粒才真的没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