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垫层法来处理软弱土地基,即将基础下一定深度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强度较高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夯至密实。(4)填料和振密方法,一般采取成孔后,将振冲器提出孔口,从孔口往下填料,然后再下降振冲器至填料中进行振密(如图2-2),待密实电流达到规定的数值,将振冲器提出孔口。
实践证明:换土垫层可以有效地处理某些荷载不大的建筑物地基问题。
地基基础加固的桩式顶护加固法
桩式顶护1法适用比较适合用在素填土、砂质土、杂填土、粘质土及黄土的地基中。而桩式顶护1法又分为墩式桩顶护1法、浆液填充法、坑式静压桩顶护1法三种:
1、地基基础加固之浆液填充法
浆液填充法主要用于人工填土、淤泥质土、粘性土地基的既有建筑物条形基础加固。一般用于防渗堵漏、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模量以及控制低层沉降等。
2、地基基础加固之坑式静压桩顶护
坑式静压桩主要用在条砂质土、素填土、杂填土及黄土基础的加固。采用房屋加固法加固地基基础不但能迅速阻止建筑物的沉降,还可对倾斜建筑物进行纠偏,加固后地基变形较小,适用范围较广,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3、地基基础加固之墩式桩顶护1法
墩式桩一般运用于既有房屋加固改造、桥梁工程等各类地基基础的加固工程或是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开裂等工程,具有施工简便、成本少、施工时对建筑物使用无妨碍的优点。
高填方地基的回填方式应与地基处理工艺相适应。具体强夯和地基处理工艺介绍如下:
地基处理工艺采取碾压法,回填方式为每30~50cm一层分层回填,特点是分层回填厚度小,施工周期长,需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率在1优含水率附近;
地基处理工艺采取振动压实法,回填方式为每1m左右一层分层回填,特点是分层回填厚度较小,施工周期较,长需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率在1优含水率附近;
地基方面采取中低能级强夯地基处理工艺,回填方式为每3~6m一层分层回填,特点是分层回填厚度较大, 施工周期较短,对填料的含水率要求较为宽松,但不适用于饱和软黏土与特别干燥土;
地基方面采取高能级强夯地基处理工艺,回填方式为每8~15m一层分层回填,特点是分层回填厚度大, 施工周期短,对填料的含水率要求较为宽松,但不适用于饱和软黏土与特别干燥土;
地基处理工艺采取灰土/素土挤密桩,特点是处理深度一般不大于12m,土体含水量宜接近1优含水率;
地基处理工艺采取砂土/碎石挤密桩,同上,黄土地基不易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