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加工是齿轮加工厂的后一个步骤,精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基准的选择和齿轮毛坯的加工两个部分。
1、基准的选择
齿轮加工基准的选择常因齿轮的结构形状不同而有所差异。带轴齿轮主要采用顶点孔***;对于空心轴,则在中心内孔钻出后,用两端孔口的斜面***;孔径大时则采用锥堵。顶点***的精度高,且能作到基准重合和统一。对带孔齿轮在齿面加工时常采用以下两种***、夹紧方式。
1.以外圆和端面***当工件和加剧心轴的配合间隙较大时,采用千分表校正外圆以确定中心的位置,并以端面进行轴向***,从另一端面夹紧。这种***方式因每个工件都要校正,故生产率低;同时对齿坯的内、外圆同轴要求高,而对夹具精度要求不高,故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2.以内孔和端面***这种***方式是以工件内孔***,确定***位置,再以端面作为轴向***基准,并对着端面夹紧。这样可使***基准、设计基准、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重合,***精度高,适合于批量生产。但对于夹具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
2、齿轮毛坯的加工
齿面加工前的齿轮毛坯加工,在整个齿轮加工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齿面加工和检测所用的基准必须在此阶段加工出来,同时齿坯加工所占工时的比例较大,无论从提高生产率,还是从保证齿轮的加工质量,都必须重视齿轮毛坯的加工。在齿轮图样的技术部要求中,如果规定以分度圆选齿厚的减薄量来测定齿侧间隙时,应注意齿顶圆的精度要求,因为齿厚的检测是以齿顶圆为测量基准的。齿顶圆精度太低,必然使测量出的齿厚无法正确反映出齿侧间隙的大小,所以,在这一加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当以齿顶圆作为测量基准时,应严格控制齿顶圆的尺寸精度;
(2)保证***端面和***孔或外圆间的垂直度;
(3)提高齿轮内孔的制造精度,减少与夹具心轴的配合间隙。

为适应蜗轮蜗杆加工行业对制造精度、出产功率、清洁出产、进步质量的要求,制齿机床及制齿技能呈现了以下开展趋势。
1、
由于选用了、具有预加负荷的高刚性直线导轨、滚珠丝杆、滚动轴承、电主轴、力矩电动机及数控技能,使高速加工条件下的蜗轮蜗杆加工机床精度得到确保并有所进步。电主轴精度一般为径向振摆0.002mm,轴向0.001mm;环形转矩伺服电动机***精度达0.5",重复***精度达0.01";直线运动轴的***精度小于0.008mm,重复***精度小于0.005mm
2、数控化
由于经过将机床的各运动轴进行CNC操控及部分轴间进行联动后,具有以下长处:
①增加了机床的功用,如滚削小锥度及鼓形蜗轮蜗杆等变得极为简单。
②由于机械结构变得简单了,能够规划得更有利于进步机床的刚性及使热变形降到底。
③各轴间没有机械联络,结构规划变得典型化,更利于施行模块化规划及制造。
④缩短了传动链,一起选用半闭环或全闭环操控后,经过数控补偿能够进步各轴的***精度和重复***精度,然后进步了机床的加工精度及Cp值,增加了机床的可靠性。
⑤换种类时,由于省去了核算及换分齿挂轮及差动挂轮、进给及主轴换挡的时刻,插齿机还省去了换斜导轨的时刻,然后减少了辅助加工时刻,增加了机床的柔性。
3、智能化
数字化操控技能、传感器技能、信息技能和网络操控技能结合在一起,使数控蜗轮蜗杆加工机床的智能化水平更高。蜗轮蜗杆加工机床要实现差错补偿、温度补偿、主动平衡、防撞功用、过载维护、有无工件主动识别、装夹工件是否正确、工件是否已加工过、对齿啮合、加工余量分配、刀具磨损、在线精密检测、主动修整砂轮、零编程界面、多功用加工软件、切削工艺***体系、机器人在机床间转移工件时的主动识别、远程操控、远程确诊等功用
4、功用复合
功用复合型机床是指在一台机床上或工件一次装夹中,能够完成多道工序加工,然后进步工件的加工功率甚至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