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活塞连杆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1.检查活塞连杆的质量允许差
同一台多缸柴油机,各活塞质量差不能超过lOg;连杆质量差不能超过20g;活塞连杆组总成质量差不能超过30g。
2.活塞与缸套的选配
我们日常实践中的选配方法是:把活塞与缸套洗净擦干,在各自的工作面上涂上一层清洁机油,将缸套直立,活塞顶部朝下,并用右手平稳地放入缸套。若活塞慢慢地落下,说明活塞与缸套间隙配合的很好;若落不下,则间隙过紧;若落下太快,则表明间隙过大。
3.活塞环边隙与环槽的选配与检查
将活塞环装入环槽内,能在环槽内自由转动,能沉入环槽底部,并且其边隙在0.10~0.15mm之间,如果超过则边隙过大。
4.活塞环端面间隙的检查
将各道活塞环分次平放在离缸套上端40mm处,用厚薄规塞入端面间隙进行测定,测得各环间隙是否符合该机说明书要求的尺寸。
故障现象:1、泵车在低压泵送时,换向频次越来越快,主油缸活塞杆行程越来越短,在洗涤室内看不到活塞头,即砼活塞在两输送缸靠S阀端动作。
2、按点动后退,使活塞头到位后继续泵送,情况依旧。
3、高压泵送正常,怠速时,两主油缸活塞杆静止不动。
故障分析:1、根据低压泵送时的现象,说明两主油缸无杆腔油量越来越多。
2、 参见液压原理图七,低压泵送时,主阀块6个高低压插装阀中1、2、3阀打开,4、5、6号阀关闭。而空心活塞杆在本身重力作用下与气缸表面接触,造成活塞杆弯曲,产生弯曲外力。根据故障现象,可能是5、6号插装阀阀芯关闭不严,导致低压泵送时,主四通阀A1口(或B1口)液压油通过5、(6)号插装阀芯锥面进入无杆腔的油量大于无杆腔液压油通过6、(5)插装阀锥面向B1口(或A1口)泄出油量,故两主油缸无杆腔的油量渐渐增多而产生故障。
故障解决:拆开5、6号插装阀,取出阀芯,发现阀芯锥面有磨损,阀芯与阀套闭合不严,更换两插装阀后,泵车工作正常。
活塞杆弯曲
油缸活塞杆弯曲变形多发出在斗杆油缸处。
1.大多数都是因过载溢流阀压力过高,而主溢流阀压力低于过载溢流阀压力导致。
2.主泵压力不能达到较高压力而误以为过载安全阀调定的压力正常,导致活塞杆弯曲,由此造成的弯曲一般是上下方向弯曲。需要检查、调整。
3.长时间破碎,活塞杆高频振动,受力过大,易造成活塞杆弯曲断裂。
注意:在小臂油缸快收完时切勿借助行走力进行挖掘,若行走力超过了小臂弯曲力,也会导致弯曲,平时工作时不能用行走力进行作业。
活塞杆广泛运用于汽车、压缩机、液压起重装置等场合,其工作环境复杂,在执行往复运动时,既要承受载重又要承受冲击载荷,并以一定的速度往复对外作功。其性能的优劣关系到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如何改进活塞杆的加工工艺以尽可能地提高活塞杆的机械性能及寿命就显得尤为重要。气缸的动作速度一般小于1M/S,比液压和电气方式的动作速度快。是***制造活塞杆的生产厂家,期待您的到访与技术探讨。活塞杆锻件是一种具有很深盲孔的轴对称类锻件,生产此类锻件的传统工艺有机械加工、铸造、自由锻等。传统工艺生产的制件不仅力学性能难以保证,且存在材料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热挤压作为一种净近成形方法,克服了传统工艺中存在的多种缺点,但在成形深孔活塞杆锻件时还存在着凸模温度场分布不均匀、锻件欠充满等不足。我公司采用数值模拟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孔活塞杆锻件的热挤压成形工艺进行了研究。对深孔活塞杆锻件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锻件成形质量、模具温度场和成形力等的影响。此外,还对一步挤压成形工艺进行了物理实验,并将模拟结果与物理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