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裂缝形态分类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按其形成可分为三类:
1、静止裂缝:形态、尺寸和数量均已稳定不再发展的裂缝。修补时,仅需依裂缝粗细选择修补材料和方法。
2、活动裂缝:宽度在现有环境和工作条件下始终不能保持稳定、易随着结构构件的受力、变形或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而时张、时闭的裂缝。修补时,应先消除其成因,并观察一段时间,确定已稳定后,再按静止裂缝的处理方法修补;若不能完全消除其成因,但确定对结构、构件的安全性不构成危害时,可使用具有弹性和柔韧性的材料进行修补。适用于砌体结构的直接加固方法一般为:1、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该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
3、尚在发展的裂缝:长度、宽度或数量尚在发展,但经历一段时间后将会终止的裂缝。对此类裂缝应待其停止发展后,再进行修补或加固。
所谓扩大基础,是将墩(台)及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由其直接传递至较浅的支承地基的一种基础形式,一般采用明挖基坑的方法进行施工,故又称为明挖扩大基础或浅基础。
扩大基础按其施工方法分为:机械开挖基坑浇筑法、人工开挖基坑浇筑法、土石围堰开挖基坑浇筑法、板桩围堰开挖基坑浇筑法。
扩大基础按其材料性能特点可分为配筋与不配筋的条形基础和单独基础。无筋扩大基础常用的有混凝土基础、片石混凝土基础等,不配筋基础的材料都具有较好的抗压性,但抗拉、抗剪强度不高,设计时必须保证发生在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相应的材料强度设计值。当新增构件为其他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的抗弯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竖向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以及承受水平力和力矩荷载下使用。
扩大基础是由地基反力承担全部上部荷载,将上部荷载通过基础分散至基础底面,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无筋扩大基础常用的有混凝土基础、片石混凝土基础等,不配筋基础的材料都具有较好的抗压性,但抗拉、抗剪强度不高,设计时必须保证发生在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相应的材料强度设计值。扩大基础主要承受压应力,一般用抗压性能好,抗弯拉、抗剪性能较差的材料(如混凝土、毛石、三合土等)建造,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的各类土层,根据土质情况分别采用铁镐、十字镐、挖掘机、等设备与方法开挖。
扩大基础在埋置深度和构造尺寸确定以后,应先根据不利而且有可能情况下的荷载组合,计算出基底的应力,然后进行基础的合力偏心距、稳定性以及地基的强度(包括持力层、弱下卧层的强度)的验算,需要时还应进行地基变形的验算。
钢结构加固技术性: (1)横截面补强法:在部分或沿预制构件总长以不锈钢板材补强,连接成整体使之相互支承,进而做到钢结构加固的目地; (2)更改测算示意图:加设额外支撑板,调节载荷遍布状况,减少内功水准,对超静定结构橡胶支座开展逼迫偏移,减少地应力高值; (3)预应力钢筋拉索法:利用高强拉索结构加固构造薄弱点或提升构造整体承载能力、弯曲刚度和稳度。以做到钢结构加固的目地。竣工验收结构胶固化后用小锤轻轻敲击钢材表面,从音响判断粘接效果,如有个别空洞声,表明局部不密实,须再次高压注胶方法补实。
企业管理规范,50余人设计研发团队;15支直属***施工团队;完善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执行5S管理制度;科学严谨有序的施工***安排;在2012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及OHSAS18001(建筑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行信息化管理;施工进度快捷丰富的深水,卵石,岩石等复杂地质施工经验;快捷的提供解决方案;雄厚的物资社会资源,为工程施工提供有效的保障;各类钢结构部件实现工厂标准化制作,为现场拼装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