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象雕塑
现代陶艺作为一门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现代陶艺的存在为现代人把握民族文化脉络提供了一条通道。中国是个陶瓷大国,灿烂的陶瓷文化积淀极为深厚。“陶瓷母国”是世界对中国的尊称。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陶与政通”的说法。“政”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度概括。从这个角度出发,现代陶艺也极大地关联了民族的生活情感并形成本民族的艺术风格。现代陶艺活动是在传统文化激烈蜕变和引入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展开的,其根本的文化支持还是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所以要在整体效果和文化品位上给以多方面的考虑,把握家居环境和陶艺器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这样科学的观念才能把环境和陶艺陈设器物很好的统一起来,发挥其艺术***。现代陶艺的存在,使现代人在抒发个性情感的同时也经受了民族文化的洗礼,从而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开辟了一条通道。
现代陶艺的发展背景
二十世纪飞速发展的工业化,使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个性释放、竞争加剧、机械产品充斥市场等等。工业化的结果,一方面为人们带来现代化的生活,但同时又迫使人们远离大自然、远离故土,失去人情味。于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追求在急剧改变着;回归、复旧、寻根应运而生,成为当今的审美潮流。现代陶艺,就是在这种背景中萌生、成熟、发展。现代陶艺的这种存在形式,拓宽了现代人建设现代生活的途径,因而具有相当大的价值。
雕塑
雕塑是以物的形式存在于空间中的,这样空间问题就是本文研究的范畴之一,空间的广度和深度如何,空间中的构成元素又如何,我们以何种方式感受空间中的物体,首先,将对所研究的空间对象加以界定。公共空间的概念在英语中相对应的词称:the public space,尤尔根·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说:“凡对所有公众开放的场合,我们称之为‘公共领域’,它们与封闭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公共性,发挥的主要是批判功能,它本身表现为一个***的领域,即公共领域,是与私人领域相对立的。”①当代公共空间是指向社会所有公众开放的空间,它和私人空间是相对的,广义上来讲指的是***广场、公园、绿地、街道、社区等,从功能上来讲可分为行政区域、商业区域、文化区域、居住区域和休闲区域等。不同空间功能***和审美倾向以及文化形态都是不尽相同的,例如***的***广场代表的是这座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象征,城市商业空间则是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象征。公园亦可分成纪念性的和主题性的,如浦西的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则是十分明显的纪念性的公园,和浦东的迪士尼乐园相比则有着明显的属性区别。还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住宅社区的出现亦是公共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都是与公众的生活为密切的空间。而现代陶艺的“离经叛道”,使陶艺的神秘面纱被揭开,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认识并热爱上这门艺术,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了陶艺普及教育,***院校也相应设置了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