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青蛙需要请考虑的几个难题难关
目前,人工养殖青蛙虽趋势很好,但也还存在很多不足青蛙属***二级保护动物及***保护物种,养殖者不能从野外抓捕,只得从养殖场引种繁殖,由于青蛙的特殊性,人工养殖青蛙存在很大问题:
① 种源质量问题:目前******培育青蛙种源的养殖公司很少,要规模性发展青蛙养殖,种源难以得到保证,很多都是采用品种作种源来繁殖下一代,但由于品种野性很强、适应能力差、训令难度大、养殖难度高,如果要得到有效发展,必须通过人工驯养后种蛙繁殖出来的后代才能适应人工养殖。***后,找到了青蛙养殖场所之后,就可以在周围建设蝌蚪等等水池,根据青蛙成长的每个阶段建池,这样可以分批管理,管理效果会更加。
② 种蛙运输问题:青蛙繁殖期一般是3-6月,通过一个慢长的冬眠期,其体内营养基本耗尽,体质较弱,但青蛙一出洞,体质还没***,就要产卵,这时候如果长途运输,种蛙很容易,当温度升高,青蛙可以吃食,这时候天气太炎热,运输也成在一些问题。
③ 技术问题:青蛙养殖起步较晚,研究这方面的技术不多,青蛙又属于水陆两栖动物,比较有特殊性,养殖难度较高,国内外***和学者研究较少。
④ 饵料问题:以前养殖青蛙(虎纹蛙、黑斑蛙)主要吃食活饵,养殖青蛙必须要先养殖好昆虫,有蝇蛆、蚯蚓、黄粉虫等,养殖昆虫同样设计到养殖技术,也有人用照明的方式来吸引天然昆虫作青蛙的饵料,养殖难度大生长发育慢。
从蝌蚪到商品蛙出售,全程饲料喂养,抵抗力强,生长快,解决青蛙(虎纹蛙、黑斑蛙)在养殖中的缺乏专一饲料、生长发育慢、种源缺乏等瓶颈问题,通过进一步推广,促进青蛙(虎纹蛙、黑斑蛙)养殖产业的发展。如果按一亩地可以养殖1000公斤青蛙,以每公斤30元的批发价计算,一亩有3万元的产值,再加上还可同时生产些无***、化肥的绿色蔬菜和绿色水产品,一亩产值可达3。望各界人士来电来函咨询或来公司现场考察尽快搭上这列致富的高速列车。
青蛙养殖该怎么做
敢想敢做
谈到,在培训期间,顾“育养分区”的概念深入人心,自己明年想去尝试一下,自己一个池子大概在250平米左右,3、4月份投一批苗20斤,一个月养到80斤就出塘,看养殖效果如何,发现问题在不断改进,养殖就是不断摸索的过程!在养殖模式上,对稻蛙模式也有自己的看法,自己虽然大部分是稻蛙混养的模式,但是水稻的种植目的是为了青蛙的遮阴作用,并不是增加收益,收的水稻都是放自己吃的,没有***吃的放心,专门稻蛙双收益的模式,在青蛙养殖户比较少见的。除此以外各位还应该注意,存储好这些饲料,维护好工作环境的卫生,避免使得空气中的大量湿气与其接触,这样也是会降低它的活口性的,与此同时大家需要保证存储空间的通风效果,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够延伸这些原料的营养成分,有助于青蛙的生长。
善于发现
现在的青蛙市场相比较小龙虾来说比较混乱,出塘价到了旺季特别低8、9元/斤都是正常的,但是到了餐馆,均价都是25-30元/斤,中间的差价都被蛙贩子赚走了,使得养蛙的人都没有信心和干劲了,所以现在需要做的,如果可以将一二三产业联合,稳定青蛙的市场,才能使养蛙的人放心。(1)病因:投喂不洁饵料易引起肠1炎,病原体为细1菌,可能是气单胞菌和链球菌。此次培训结识了一批有志之人,更是一大收获,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团结起来,为青蛙行业做一些真真正正的事情就是现阶段的规划。
青蛙养殖中常见***及其预防
(1)病因:冬季冬眠期气温高,而且温差变化大而频繁,如果冬眠期间水温控制不好,青蛙反复从冬眠状态中苏1醒,则很容易导致土青蛙难1产甚至不产卵。主要原因如下:
①休眠期间干扰过多,体力消耗过大;②雌蛙年龄过大,体质虚弱;③雄蛙数量不足,雌雄比例不协调;④产卵池环境不适于产卵,如水位过深、不够安静;⑤种蛙在产卵前受到严重惊吓;⑥产卵时间握不准确。
(2)症状:雌蛙腹部膨在,已经完成跌卵,但是卵滞留在内无法产出。解剖以后在内可见黑色卵团已经溶烂。
(3)防治措施:为产卵的雌蛙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按合理的雌雄比例搭配种蛙(雌雄比1好为1:1)。在冬眠前,给种蛙投喂一个疗程(7天)的水产用多维,增强种蛙体质,有助于第二年种蛙的产卵、繁殖。
青蛙养殖你必须知道的
1、水质管理
青蛙比较喜欢在岸上活动,一般依赖池水只是保持皮肤湿润。但如果蛙池水质太脏,也会给青蛙养殖带来危害。养殖者在水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尽量勤换池水,保持池水的干净,这样可以1大限度的减少基本发生。
2、***的预防
青蛙的病害比较少,至今尚未发现有养殖场因病害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但养殖者在养殖中也要做好预防工作,确***殖不发生重大***。
幼蛙正常采食之后,即可安排进行***预防工作。给青蛙投喂的预防***及营养补充剂主要有:
1、160g肽酶激安 200g三黄散,拌40kg饲料。主要通过护1肝1、排1毒1素、提高消化率,提高青蛙的抗病能力。
2、盛典或盛荃安消毒,因青蛙会出现相互撕咬现象,常常会引发细1菌沾染,从而引起青蛙的灭亡。故建议在水温达到25度时,每月进行2次消毒。用量为:500ml盛典,用2000立方米水体;500ml盛荃安,用1200立方米水体。
3、青蛙的越冬管理
蛙类是冷血变温动物,当外界环境温度降到10℃以下,蛙类体温随之降低,新陈代谢减慢,开始进入冬眠期,青蛙冬眠前要做好蛙池管理,保证蛙池中长期有水,使种蛙冬眠洞穴位于较高位置,防止洞穴被水淹,影响冬眠质量,降低冬眠期的灭亡。(3)防治措施:引种时严格检疫,养殖过程中勤换水,合理规划养殖密度。青蛙属本地品种,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强,冬眠期会自行打洞冬眠,无需人为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