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铝型材技术的发展,对铝型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型材平面的平整度就是要求的质量指标之一。铝型材平面要求在铝合金建筑型材标准GB5237中有规定,产品尺寸偏差中的平面间隙就是对平面的要求。
平面间隙是指:将25mm长的直尺沿宽度方向靠在型材的凹面上,测量直尺与型材凹面间的间隙值(F1),该值(F1)即为型材任意25mm宽度上的平面间隙;将长度大于型材宽度的直尺靠在型材的凹面上,测量直尺与型材凹面间的间隙值(F),该值(F1)即为型材在其整个宽度上的平面间隙。而平面间隙的指标是断面的尺寸要求,而不是形状(形位)的要求,那么整体上的形状怎么规定的呢。
平面间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面平不平,间隙值越小越平。而平面间隙的指标是断面的尺寸要求,而不是形状(形位)的要求,那么整体上的形状怎么规定的呢?工业铝型材尺寸超差消除方法:(1)建立模具档案,对于模具变形、使用时间长、壁厚已经超差的模具应及时报废。标准中是规定了弯曲度与扭拧度,间隙值h、T越小越好,如果是0的话,就是表示没有任何变形,当然这是理论结果,实际上肯定有变形。那么有没有描述整体产品的面平不平的专门术语呢,有,那就是平面度。
平面度是指基片具有的宏观凹凸高度相对理想平面的偏差。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产品的平面是凹凸不平的,放在基准面上,低点在基准面上,高点到基准面距离就是平面度。相对于前面讲的平面间隙、弯曲度、扭拧度,通常的理解是平面度就是平面间隙、弯曲度、扭拧度的综合体现。截至2009年,我国消费量占***消费量比达到47%,而欧洲、北美洲和日本分别仅占21%、8%、6%,我国已经发展为铝型材的消费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