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性的多阳离子无机絮凝剂
1、聚合聚铁硅絮凝剂也是其中之一,采用其处理生活污水,其处理效果及COD去除率均优于聚合铁,除浊率达99%以上,脱色率65%~70%,COD去除率达70%,同时可除去生活污水中的大部分氨氮和全部磷。
2、铝铁共聚复合絮凝剂也属于这类产品,它的生产原料氯化铝和氯化铁均是廉价的传统的无机絮凝剂,来源广、生产工艺简单,有利于开发利用。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聚合氯化铁(PFC)以及聚合硫酸铁(PFS)等。铝盐和铁盐的共聚物不同于两种盐的混合物,它是一种更有效地综合了PAC和FeCL3的优点,增强了去浊效果的絮凝剂。其中铝铁共聚复合絮凝剂中铁的含量及形态分布对絮凝性能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共聚物的pH值由PAC和FeCL3溶液的水解能力决定,对应溶液的pH值在其两种母液之间,视其中铝盐或铁盐含量的多少而定。
水中杂质成分
水中杂质颗粒大小参差不齐对混凝有利,细小而均匀会导致混凝效果很差。然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其它水悬浮体中所含的固体悬浮物都属于难以自然沉降的胶体分散相或组分散相类物质。杂质颗粒浓度过低往往对混凝不利,此时回流沉淀物或投加助凝剂可提高混凝效果。水中杂质颗粒含有大量有机物时,混凝效果会变差,需要增加投药量或投加氧化剂等起助凝作用的药剂。水中的钙镁离子、硫化物、磷化物一般对混凝有利,而某些阴离子、表面活性物质对混凝有不利影响。
无机絮凝剂
主要分为两大类别:铁制剂系列和铝制剂系列,当然也包括其丛生的高聚物系列。
无机絮凝剂包括硫酸铝、氯化铝、硫酸铁、氯化铁等,其中硫酸铝早是由美国开发的,并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种重要的无机絮凝剂。在初级沉淀池,常使用阴离子型已水解的聚烯酰胺去除废水中的悬浮杂质,而使用非离子型聚烯酰胺(PAM)时的效果不好。常用的铝盐有硫酸铝AL2(SO4)3.18H2O和明矾AL2(SO4)3.K2SO4.24H2O,另一类是铁盐有三氯化铁水合物FeCL3.6H2O.FeSO4.7H2O和硫酸铁。
絮凝沉淀法是选用无机絮凝剂(如硫酸铝)和有机阴离子型絮凝剂聚烯酰铵(PAM)配制成水溶液加入废水中,便会产生压缩双电层,使废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胶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体、矾花。从化学结构上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1)聚胺型-低分子量阳离子型电解质。絮凝体长大到一定体积后即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水相沉淀,从而去除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从而达到水处理的效果。
在初级沉淀池,常使用阴离子型已水解的聚烯酰胺去除废水中的悬浮杂质,而使用非离子型聚烯酰胺(PAM)时的效果不好。经验表明,在初级沉淀池中投加1mg/L水解聚烯酰胺,可去除进场废水中50%以上的悬浮粒子及40%以上的BOD5。
在废水的初级沉淀处理中,将有机高分子聚电解质与无机絮凝剂的混合使用,要比它们各自单独使用效果更好。由于进场废水中悬浮粒子的浓度、粒径分布及种类等随时会发生变化,就使得絮凝剂的佳剂量有时难以控制。
山东天一水务集团发明了无菌调试剂,使污水处理工艺无需添加活性污泥便可顺利完成生化调试。
无菌调试剂由玻璃轻石、硅藻土、澎润土、沸石、蛭石粉配伍、钠化、烘焙研磨而成。
作用原理:
无菌调试剂的原料都具有晶格结构,微孔隙多、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的特点。有机絮凝剂又包括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将无菌调试剂放入需调试设备的厌氧或好氧池中,无菌调试剂强大的吸附能力会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各种细菌、微生物吸附到无菌调试剂的晶格结构中来。吸附到晶格中的有机物为大量聚集來的细菌、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晶格结构为细菌、微生物提供了稳定、快速繁殖的环境,使细菌、微生物快速聚集、繁殖成活性污泥。正常情况下七天可培育出满足系统处理的活性污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