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钢大件的热处理进行了工艺改进
对于W18Cr4V钢而言,可取1260~1280℃,使奥氏体晶粒度在9到10级。高速钢材料与不锈钢材料的主要区别:两者所含的元素不同(也就是化学成份不同),其性能有很大差异。同样,保温时间的选择,根据零件的大小和形状、加热介质以及使用要求,既要保证碳化物达溶解,又不使零件任何部分有晶粒过分长大、过烧的现象;特别是厚大件,主要保证刀刃的硬度和切削性能。应该以刀刃部位的厚度为基数来确定保温时间,以消除刀刃处晶粒粗、脆性大、开裂或局部熔蚀等缺陷。
对于形状复杂的厚大件用油淬或空冷方式淬火冷却,很难既保证硬度,又不开裂,必须使用分级盐浴或多次盐浴冷却。一种衡量红硬性的方法是先把钢加热至580~650℃,保温1小时,然后冷却,这样反复4次后测量其硬度值。对于W18Cr4V钢而言,可以在600~650℃等温的基础上,增加280~300℃盐浴等温处理,保证表层马氏体转变,心部的马氏体、贝氏体转变,减少应力,防止氧化。
高速工具钢属于工具钢的一类,是以钨,钼,铬,钒,钴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高碳高合金莱氏体钢,通常用作高速切削工具,简称高速钢。高速工具钢含碳量一般在0.70~1.65%,以保证足够的碳与各种碳化物形成元素相配合;各种高速钢铬的含量都在4%左右。高速钢按所含的合金元素可分为:1、钨系高速钢(W:9~18%);2、钨钼系高速钢(W:5~12%,Mo:2~6%),3、高钼系高速钢(W:0~2%,Mo:5~10%)。为了提高高速钢的使用寿命,可对其表面进行强化处理,如低温氮化、硫氮共渗等。各系又可按含钒量的多少分为一般含钒量(V:1~2%)和高含钒量(V:2.5~5%)。高速钢如含钴 (Co:5~10%)时,又归入钴高速钢。
高速钢制造的生产成本组成:
成本的分布情况如下: 切削65%,工件材料20%,热处理5%,装配/调整10%。这也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良好的金属切削性能和优良的总体切削解决方案对高速钢的经济生产的重要性。
高速钢切削加工的过程工序及刀具使用:粗加工工序:圆刀片铣刀、球头立铣刀及大刀尖圆弧半径的立铣刀。半精加工工序:圆刀片铣刀(直径范围为10-25mm的圆刀片铣刀),球头立铣刀。淬火后因内部***还保留一部分(约30%)残余奥氏体没有转变成马氏体,影响了高速钢的性能。精加工工序:圆刀片铣刀、球头立铣刀。残余量铣削工序:圆刀片铣刀、球头立铣刀、直立铣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