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艺图片
陶艺的发展本属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现代工业化的结果改变了这一格局,自从有了既有一定的科技头脑,又受过正规艺术培养、艺术技巧训练的文化人的参与,情况就开始发生了变化。有的将对象进行分裂、***、拆散,然后根据需要进行重构和组合,有的更直接将二维的构成因子注入到立体造型中去,这里便不再列举了。他们一方面不满足大量工业化、规范化的陶瓷产品,另一方面也不愿意受传统意识的约束,力图抛弃纯功能的要求,即不完全以经济为目标,又不以题材为内容,而力求用新的观念、新的思维,用自我意识来观察、体验、表现现代人的生活情感、审美意趣、理想和追求。
东西方陶艺家都力求将现代陶艺作为一种特殊表达媒体而***于纯艺术之林,即不同于传统陶艺,又不同于工艺品。雕塑由一层层极薄的粘土层烧制而成,这些一圈一圈的粘土造型,那质朴的色彩非常自然,那同心的趋势又让人想起镜头。目前主要有两种追求:一是重泥料的组合、釉色肌理的发挥和工艺制作技术,而不重造型,这样很难立于纯艺术之林;另一种便是重造型,而不重材质、釉色肌理、工艺技术和火焰的运用发挥,也难成就现代陶艺这一特殊语言。
现代陶艺是一门从陶瓷艺术中衍生出来的纯艺术形式,它摆脱了传统陶艺的实用功能性与装饰性的束缚,背离了规律性的创作程序,具有自身独特的语言功能和审美标准。具体表现在:
,在材料选用上,现代陶艺不看粗细优劣,强调和关注质地个性;
第二,在工艺制作上,现代陶艺常常有意利用反技术的肌体缺陷;
第三,在装饰技法上,现代陶艺追求肌体效果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保持并显露出手工的痕迹:
第四,在造型工艺上,现代陶艺不完全强调规整有序的对称,甚至有意造成残缺变形和透空形态空间。
正是这些区别,使陶艺家们不断变换制作手法,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等手法视觉化,将寓意在作品中的精神价值和表现个性经验的语言作为关注对象,冲破封闭的世界,将感觉直接指向现代文化的各个空间。
广义的雕塑是指在空间中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艺术形式。按功能可以分为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按形式可分为具象和抽象两大类。《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抽象”的解释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陶艺就是借助于粘性的陶土、瓷土和釉料,运用手工特质所塑造的型,经高温烧成后形成的表达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的特殊艺术效果。”抽象雕塑不特指具体的形象,往往超出现实之外的境界。对于艺术创作上来讲少了具体形象的局限,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了更多元化的可能性。无论是主题的选择,材料的选择,空间尺度的大小都得到了程度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