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蛙养殖应该注意什么
1、控制水温
蝌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3-25℃,当水温超过32℃时蝌蚪活动能力下降,吃食减少;当水温升高到35℃时,出现极度衰弱状态,严重影响生长,甚至导致;38℃时造成大批.当水温降到8℃时,蝌蚪摄食,停止生长.因此早春应该灌浅水,以利升温;高温季节应该加深池水或搭荫棚,或放少量水葫芦,避免水温过高影响生长。降温措施是在蝌蚪池上面搭荫棚,种植一些葡萄或其他藤曼的植物,面积较大的池子只要遮搭半个池子。必要时可临时采用加注水温较低的外河水。一般水温应控制在32℃以下。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无论在干什么之前都需要做好事前准备,这样我们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才能顺利,对于青蛙养殖也是一样的,要想养殖出品质好的青蛙,那么我们就要将事情工作做好。
2、重视期的管理
蝌蚪在前肢长出后,尾部收缩时,呼吸作用也因鳃的退化而靠肺来进行,所以不能长期潜入水中,因此,除了要保持安静的环境外,还要把池中水放到食台区边缘。
青蛙养殖中常见***及其预防措施
养殖任何动物,其***都是以预防为主。虽然青蛙的***比较少见,为了帮助大家在万一遇上***时能及时识别并及时进行治1疗,这里特将几种蛙类的常见***进行整理介绍如下:
红腿病
(1)病因:红腿病又称败1血症,为蝌蚪、幼蛙和成蛙的常见病。其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菌及乙1酸菌及乙1酸钙不动***的不产酸菌株等革兰氏阴性菌。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快,率高。
(2)症状:发病个体精神不振、活动能力减弱、腹部膨胀、口和有带血的黏液。发病初期,后肢趾尖红1肿,有出血点,很快蔓延到整个后肢。剖检以后可见腹腔有大量,肝肿大并有出血点,胃肠充血,并充满黏液。
(3)防治措施: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定时、定量投喂食物,及时将发病个体分离治1疗,控制***蔓延。
(4)治1疗方案:发病初期,可采用如下方案:恩诺沙1星 水产用多维,拌20kg饲料,用一个疗程,一个疗程5天。同时,用碘全池消毒,碘。
青蛙养殖中常见***及其预防措施,你知道多少
脑1膜炎(“歪头”“白内1障”)
脑膜1炎是近年来遇到的一种新病,该病具有一定的性、率较高、难治1愈等特点。2016年,该病成为青蛙养殖过程遇到的难治1愈、也是危害1大的***。
(1)病因:脑膜1炎的病原为脑膜1败1血性黄杆1菌,该病2016年在湖南地区多发,蝌蚪、幼蛙和成蛙均可此病。
(2)症状:病体精神不振,行动迟缓,食欲减退,发病蝌蚪后肢、腹部和口周围有明显的出血斑点。部分蝌蚪腹部膨大,仰浮于水面不由自主地打转,有时又***正常。解剖可见腹腔大量积水,肝1脏发黑肿大并有出血斑点,脾1脏缩小,1肠道充血。随着青蛙养殖产业的迅速扩大,青蛙的价格随季节和市场行情变化剧烈。同时,“歪头”和眼球“白内1障”是其典型症状。
(3)防治措施:
引种时严格检疫,养殖过程中勤换水,合理规划养殖密度;
阴雨季节较长的年份,该病较易大面积爆发;
该病发生初期,即需要抓紧治1疗,负责引起***的爆发;
蛙池的水源必须是新鲜水源,一旦发病,且不可将发病池的水,引向其他池塘;对于循环养殖用水的养殖户,需要特别注意。
(4)治1疗方案:发病初期,可采用如下方案:5氟ben尼考 多维,拌20kg饲料,1好全部养殖青蛙用一个疗程,一个疗程5天。(特别注意:如果用量和疗程达不到,常常引起该病的,从而加大该病的治1疗难度);对于发病养殖的池塘,可以增加到7天。同时,用碘全池消毒。销售有一套网络,不愁,价格有高低而已,***1高四十几块,***1低二十块。
发病高峰期,可采用如下方案:氟ben尼考 磺1胺间甲氧嘧1啶钠(原粉) 多维,拌10kg饲料,一个疗程5天。(特别注意:如果用量和疗程达不到,常常引起该病的,从而加大该病的治1疗难度)。
如果“白内1障”现象较为严重的,需要加喂一个疗程的驱虫药:阿ben达唑粉(原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