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莎豆
属莎草科(Cyperaceae) 莎草属(Cyperus) 多年生草本植物, 通常被称为油莎草、人参果、人参豆、铁荸荠、地下核桃、地下板栗等。喜温暖湿润气候, 原产非洲地中海地区, 现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带和温带地区。我国于1952 年从前苏联引进油莎豆, 作为一年生作物栽培, 又于1960年从保加利亚重新引进,油莎豆具有播期长、生育期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栽种;病虫害少、管理粗放;耐肥性强等方面的特点
油莎豆榨油机
生物柴油原料,栽培周期短
油莎豆除可用于榨食用油外,还可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我国生产生物柴油的能源树有许多种,如麻疯树、元枫果、黄连木、***、文冠果等。但油莎豆与这些生物能源树相比,能源树从栽培到进入盛果期一般需要6年,而油莎豆则是春(夏)种秋收,周期短,。
可加工出糕点,酱油和醋
油莎豆还可加工成食品出售,可生食、炒食、油炸,味道香甜。榨过油的饼粕可加工成糕点、酱油和醋,也可用来提取淀粉、糖、纤维素和酿酒。榨过油的饼粕经分解发酵等流程,100公斤饼粕可提取淀粉30公斤,熬糖30~34公斤,还可酿造40~50度白酒14~16公斤,余下的粉渣还是很好的精饲料。
油莎豆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我国经60多年的引种栽培,发展跌宕起伏,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油莎豆的研究和探索。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引种地遍及大江南北方各种气候区域,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新疆、内蒙等地获得了推广发展,与此同时涌现出了一批规模化种植区和加工企业,对油莎豆的发展带来先机。
油莎豆在生态脆弱区试种成功意义重大。油莎豆原产在非洲和地中海沿岸***,属莎草科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进行适应性驯化,油莎豆也可在我国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生长。目前已有生态农业者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河北张家口市沽源地区、新疆伊犁河谷霍城地区分别进行比对性试点,在沙荒地上种植成功(见图1~2)。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在沙荒地上种植成功意义重大,预示着油莎豆将在我国的广大荒漠化地域开花,终成为替代大豆的新型油料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