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铝阳极氧化的原理实质上就是水电解的原理。当电流通过时, 将发生以下的反应:在阴极上, 按下列反应放出 H2:2H 2e → H2在阳极上, 4OH - 4e → 2H2O O2, 析出的氧不仅是分子态的氧 (O2), 还包括原子氧(O), 以及离子氧(O-2), 通常在反应中以分子氧表示。作为阳极的铝被其上析出的氧所氧化, 形成无水的Al2O3膜: 2AI 3[O] = AI2O3 1675.7KJ 应指出, 生成的氧并不是全部与铝作用, 一部分以气态的形式析出。
铝阳极氧化按电解液分有:***、草酸、铬酸、混合酸和以有机磺酸溶液的自然着色阳极氧化。按膜层性质分有:普通膜、硬质膜(厚膜)、瓷质膜、光亮修饰层、半导体作用的阻挡层等阳极氧化。
氧化膜的特点:氧化膜硬度HV200~HV800,中性盐雾实验可持续240H,装饰性好,有比较强的耐磨,隔热绝缘等作用.一般对金属有保护作用,防腐性能高。
阳极氧化是一种化学的过程,其中以电解的方式为主,一般氧化的时候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对铝以及其它金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氧化膜本身有一定的装饰效果、有些装饰性比较强。
铝阳极氧化采用定电流密度法,氧化电流必须根据型材的氧化面积乘以电流密度计算后设定。着色型材的氧化电流密度必须控制在130A/㎡。铝阳极氧化时应经常巡视电压、电流、温度等各种仪表,发现异常应及时排除。氧化后的型材应检测膜厚,并做好记录,膜厚达不到要求的必须重新延长氧化时间至膜厚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