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轻质混凝土形成
泡沫轻质混凝土是用物理机械方法将泡沫剂水溶液制备成泡沫,再将泡沫加入由水泥、骨料、水等制成的料浆中,经均匀混合,浇注成型、养护而成的轻质混凝土材料。由于其含有大量的封闭孔隙,因而表现出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即轻质、高强、保温、隔热、隔音等功能。

泡沫轻质材料是一种以胶凝材料为基础,结合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料组分形成液态料浆,再与物理发泡形成的泡沫相混合,经物理化学作用形成的一种轻质高强材料。该材料融合了岩土工程技术和材料技术,具有轻质性、重度和强度可调节性、自流平自硬化的施工性、固化后的自立性等显著优点,在功能上与混凝土和土互为补充,在土建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试验得出的,我国1新标准C60强度以下的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称为泡沫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按照国标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立方体极限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称为泡沫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用fcu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