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
武术本身是有武德相约束的,武林各门派均强调重武尚德。武德并非为单纯的武术本身的道德规范,它的核心是一个“义”字。“义”的实质就是代表整体社会利益的要求,既要有热爱整个社会之心,反过来也要有自尊、自爱、爱人之心。具体来说,就是爱自己的***,爱自己的民族,热爱人民;要讲礼仪,讲正义,讲气节,尊师重道,敢于为维护正义而牺牲。在教学与训练中,在与人们的交往中,均应将这种道德精神融入其中。但在民间,一直有修习中国传统武术的群体,仍然秉持其不献演、不竞技的传统操守,内敛恭肃,在民间广泛传扬。

心理因素的应用
武术训练中的桩功,一是训练内力,二是训练心理素质。桩功的训练,体现在心理方面,就是要求习练者要“沉静”,即能冷静地判断敌情并果断处置,进而在精神上威慑敌方,使对手觉得我高深莫测不知所攻,我再施之技巧,快速近敌而击之。正如孙子所云“其势险,其节短”,这也是古代兵家所说的“造势”。如:敌进我进,出其不意;攻其必救,诱而击敌,在态势上给对手造成险峻形势,使对手在心理上产生怯阵、紧张而疏忽技术或动作过当;同时,我在技术动作的节奏、配合上做到短促有力、变化快捷,更使对手手足无措,不知所守。如此,对手必然处处为我所制,这也是高智慧高素质的体现。我们修习武术,是让我们从身到心、由魂而魄得到提升而充满安全感,精壮神足,具有安然自胜的实力。
现代武术技巧体现在表演艺术上,则是力量、速度、节奏、柔韧、造型等诸元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表演技艺。传统武术多突出其节奏、发力、速度的技艺而形成令人难忘的威势,使人内心产生强烈震撼,这也是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女孩子可以学武术吗?
武术运动的练习历来没有男女之分。有些家长认为,男孩子学武术,女孩子只能学舞蹈,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当今社会,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有一个好的身体作前提。女孩子的脆弱、多病、胆怯等,都会给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她的一些不利因素以及其形态美、气质美、内在美通过武术运动的练习是很有帮助和提高的。习武之人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武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是当代传统武学艺术的一种展示。
女孩子武术是当然可以的,不过要选择一个适合的武术项目才是的。


文武双全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英才的至高推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高学历的重要性自不用说。那么,学武术又有什么好处?
1、在学校,体育课总是不太受重视,所以课外可以选择武术作为煅练方式。武术讲究手、眼、身、法、步(脚),练习者可以锻炼身体。
2、孩子选择武术作为兴趣课程,可以使孩子少玩或者不玩,这对于孩子的视力保护、骨骼发育以及体态的健康成长都有着极大的正面效果。
3、武术运动具有双向的价值功能:强身健体,自我防卫。现代社会治安不太理想,学武术不仅能让孩子体质一级棒,还能提高孩子的自我防护能力。
4、武术可以煅练孩子的反应灵活性和协调性。武术的训练讲究身法、步法、眼法的一致和协调。通过长期的武术训练,孩子的大脑皮质层会发生变化,对外部事物的反应会优于没有训练的孩子,做事和学习的自主能力也会有相当程度的提高。
5、武术讲究礼貌,自古有师道尊严的传承,武术教练都会给孩子讲解礼仪和行为规范,这对孩子的人格形成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