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井潜水泵的接线方法
深井潜水泵出厂一般都是只有引出电缆,用户安装时还需要自行另外再接电缆,所以接电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正确,不然对深井潜水泵的使用有很大影响。
下面給大家介绍下深井潜水泵的接线方法:
1、剥去深井泵电缆的外层护套及主绝缘层,露出铜线35-40mm,将靠近线芯部分的橡胶修成锥形,把线芯上的氧化层打磨干净,并用酒精(盐酸)擦净线芯及待包扎的绝缘层、护套层并使其自然干燥。
2、接头
1)动力电缆 2)聚粘带 3)自粘性丁基橡胶带 4)φ1mm铜线 5)焊锡 6)引出电缆
3、准备好500W电烙铁、松香、焊锡、lmm裸铜线及绝缘带。
4、用裸铜线均匀扎紧电缆线芯,用电烙铁加热、渗锡,要求渗透、渗匀。用锉刀修理平整焊接部分(不允许有毛刺和尖梭),并再次用酒精擦干净待包扎部分,晾干。
5、先用自粘性丁基胶带半迭包三层,并逐步向线芯的外部延伸。包扎时必须把胶带拉伸200%,外层再用聚粘带半迭包三层(公众号:泵管家),也逐步往外延伸,保证包扎部分不短于200mm。
6、三芯电缆接头时应将三个接头位置依次错开一定距离,防止短路。
7、引出电缆为双引缆时的接线方法
1)电缆接完头以后摇测电缆与电机(不加水时)的绝缘电阻,其值不低于150兆欧,
2)电机加满水后再次摇测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40兆欧,
3)通电试验一下转向(时间不超过2秒)。做好相续位置标记,
4)开始下井:井用潜水泵在下井的同时不断的摇测绝缘电阻观测其变化以防井壁挂破电缆绝缘皮,如果发现绝缘程度急速下降至0.5兆欧以下时就要将机组提上来检测原因。如果没有意外,下井完毕就可以通过前面讲过的步骤开机试运行了。

渣浆泵调试出现的问题
渣浆泵调试开始后,电机表面温度高、电机电流达52A、底渣系统总用水量偏大的异常现象。尤其是调试炉底渣系统时正值夏季,渣浆泵电机表面温度达110℃、轴承温度也达95℃,这种恶劣工况已严重威胁到电机及底渣系统的稳定运行,借助移动流量计发现渣浆泵的流量严重过负荷。渣浆泵过负荷运行不仅容易损坏电机、减少电机使用寿命、增加电力损耗,而且两台炉渣浆泵打至前池的水多出约100T/H,造成灰渣泵的出力也偏大许多,灰渣泵转速约660转、电机电流约320A(设计工况转速约550转、电流约280A)。渣浆泵及灰渣泵转速提高后不仅浪费大量能耗,而且管线内流速过高加快了管线磨损,减少了管线的使用寿命,大量灰渣水排至灰场后又造成排污水的增加,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渣浆泵与清水泵不同,在生产制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用合理的材质和配件。
底渣系统用水多后,不仅造成高、低压泵(给底渣系统供水)出力加大增加能耗同时使系统整体补水量加大,增加循环水的使用量。循环水大量使用后又造成循环水池补水量增加、浓缩比降低。
总而言之,由于渣浆泵用水过多且无法调节,不仅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而且增加系统的能耗,威胁整个除灰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有必要对渣浆泵进行技改降低泵的流量使其稳定运行且节能降耗。


渣浆泵叶片出口安放角
渣浆泵叶片出口安放角:
由于浆体中不同大小的颗粒在渣浆泵叶轮中的运动轨迹不尽相同,在设计时应充分了解浆体粒径组成及分布情况。小颗粒介质受离心力小,从而沿叶片工作面运动;大颗粒介质受较大的离心力,运动时原理叶片工作面。常用的β2的范围是18~40°,在设计输送含较大颗粒浆体的渣浆泵时,应将叶片出口安放角适当加大,这样能减少颗粒与叶片出口的磨损,从而提高叶轮使用寿命。而后启动泵,泵启动后再慢慢开动泵出口阀,泵出口阀开的大小与快慢,应以泵不振动和电机不超额定电流来掌握。相反,若设计输送含较细小颗粒浆体的渣浆泵时,应将叶片出口安放角适当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