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高压空气排量的因素
影响高压空气排量的因素主要为4个原因:
1、余隙容积影响。余隙容积是指活塞到达上止点时,缸盖、缸套与活塞顶所围成的空间。为防止活塞与气阀,活塞与缸盖间相撞而必须要设的空间。空气压缩机的余隙容积越大,排气剩余缸内气体愈多。在吸气时剩余气体就会膨胀,使活塞吸气有效行程缩短,吸气量减少。即每个工作循环进入缸内的外界空气也就减少,为提高空压机的工作效率,余隙容积应尽量在活塞不碰撞气缸盖的条件下减小。压缩空气铝合金管道
2、进、排气阻力损失影响。吸气时由于吸人滤网、吸气管道阻力及空气顶开气阀弹力和阀片的惯性力等,使缸内吸气压力始终低于外界大气压力。因此,气缸内吸人空气量减少,排气时要使缸内压力大于排气管及大气瓶内压力。吸人气缸的空气量少,排气又要高于大气瓶的压力,很显然,吸气和排气阻力的产生都会增加空压机功率损耗,效率降低,排气量减少。
3、空气与气缸壁的热量交换影响。空气压缩机的排气过程中,当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空气的压力温度随之升高,空气向缸壁放热,同时活塞与缸壁摩擦生热,所以,缸壁温度升高。而吸气过程中缸内余气与吸进外界低温空气相混时加热,而空气温度升高后密度下降,使每个工作循环进人气缸的空气量减少。
4、排气压力高低的影响。空气压缩机的排气压力随着大气瓶内的储气压力升高而升高。因缸内剩余气体膨胀作用增大,使气缸吸气容积减小;而排气容积,则因活塞压缩终点压力的升高减少,也由于压力的升高各密封部位的漏气量亦增大。
所以,当大气瓶内压力升高时,不但进入大气瓶内的空气量减少,而且空气压力的升高速度也放慢,所以,空气压缩机的功率消耗将越来越大。
移动空压机常见的几个报警原因
移动空压机常见的几个报警原因:
1、温度过高:指移动空压机出口的油气混合气温度,大于等于110℃、120℃跳闸。
2、压力太高:指移动空压机出口压力高于10bar、15bar跳闸。
3、油气分离器:从移动空压机头出来的压缩空气夹带大大小小的油滴。大油滴通过油气分离罐时易分离,而小油滴(直径1um以下悬浮油微粒)则必须通过油气分离滤芯的微米及玻纤滤料层过滤。
4、空气滤清器:指空气滤清器脏、堵时,空气通过过滤器的阻力增大,移动空压机入口产生负压。
5、油过滤器:由于空压机长期运行,空气中的杂质被吸入压缩机后引起油过滤器脏堵塞,使油过滤器前后压差过大。
6、油温高:由于移动空压机长期运行,油质老化、回油路不畅,油过滤器堵塞,以及压缩空气从空压机出来会夹带少部分油引起空压机油的损失,造成油温高。
7、排气温度高:指移动空压机散热不良,空压机油量、油质不正常。
8、油位低:指空压机油气分离器内油位低,油位计内看不到油。
空气压缩机应在无载状态下启动
空气压缩机应在无载状态下启动,启动后低速空运转,检视各仪表指示值符合要求,运转正常后,逐步进入载荷运转。
空压机节能管道输送的压缩空气如果直接吹向***,会造***身伤害事故,输气胶管应保持畅通,不得扭曲,开启送气阀前,应将输气管道联接好,并通知现场有关人员后方可送气。在出气口前方,不得有人工作或站立,防止压缩空气外泄伤人。
贮气罐上的安全阀是限制贮气罐内的压力不超过规定值的安全保护装置,作业中贮气罐内压力不得超过铭牌额定压力,安全阀应灵敏有效。进、排气阀,轴承及各部件应无异响或过热现象。
每工作2小时,应将液气分离器、中间冷却器、后冷却器内的油水排放一次。贮气罐内的油水每班应排放1~2次。
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找出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漏水、漏气、漏电或冷却水突然中断;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指示值超过规定;排气压力突然升高,排气阀、安全阀失效;机械有异响或电动机电刷发生强烈火花。
运转中,在缺水而使气缸过热停机时,如果立即注人冷水,高温的气缸体困骤冷收缩,容易产生裂缝而导致损坏。因此,应待气缸自然降温至60℃以下时,方可加水。
当电动空气压缩机运转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等来电后重新在无载荷状态下启动。
停机时,应先卸去载荷,然后分离主离合器,再停止内燃机或电动机的运转。
停机后,应关闭冷却水阀门,打开放气阀,放出各级冷却器和贮气罐内的空压机油水和存气,方可离岗。
在潮湿地区及隧道中施工时,对空气压缩机外露摩擦面应定期加注空压机油,对电动机和电气设备应作好防潮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