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法窑
用于湿法生产中的水泥窑称湿法窑,湿法生产是将生料制成含水为32%~40%的料浆。由于制备成具有流动性的泥浆,所以各原料之间混合好,生料成分均匀,使烧成的熟料质量高,这是湿法生产的主要优点。
湿法窑可分为湿法长窑和带料浆蒸发机的湿法短窑,长窑使用广泛,短窑已很少采用。为了降低湿法长窑热耗,窑内装设有各种型式的热交换器,如链条、料浆过滤预热器、金属或陶瓷热交换器。
水泥粉磨
水泥熟料的细磨通常采用圈流粉磨工艺(即闭路操作系统)。为了防止生产中的粉尘飞扬,水泥厂均装有收尘设备。电收尘器、袋式收尘器和旋风收尘器等是水泥厂常用的收尘设备。
由于在原料预均化、生料粉的均化输送和收尘等方面采用了新技术和新设备,尤其是窑外分解技术的出现,一种干法生产新工艺随之产生。采用这种新工艺使干法生产的熟料质量不亚于湿法生产,电耗也有所降低,已成为各国水泥工业发展的趋势。
水泥主要技术指标
(1)比重与容重:标准水泥比重为3.1,容重通常采用1300公斤/立方米。
(2)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颗粒越细,硬化得越快,早期强度也越高。
(3)凝结时间:水泥加水搅拌到开始凝结所需的时间称初凝时间。从加水搅拌到凝结完成所需的时间称终凝时间。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迟于6.5小时;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不迟于10小时。水泥按用途及性能分为:(1)通用水泥:一般土木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实际上初凝时间在1~3h,而终凝为4~6小时。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由专门凝结时间测定仪进行
(4)强度:水泥强度应符合***标准。
(5)体积安定性: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能。水泥中含杂质较多,会产生不均匀变形。
(6)水化热:水泥与水作用会产生放热反应,在水泥硬化过程中,不断放出的热量称为水化热。
(7)标准稠度:指水泥净浆对标准试杆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时的稠度。
质量鉴别:
一种:“望”泥知优劣
首先,从外观上看包装质量。看是否采用了防潮性能好不易破损的复膜编织袋,看标识是否清楚、齐全。通常,正规厂家出产的水泥应该标有以下内容:注册商标、产地、生产许可证编号、执行标准、包装日期、袋装净重、出厂编号、水泥品种等。而劣质水泥则往往对此语焉不详。该技术优点:传热迅速,热效率高,单位容积较湿法水泥产量大,热耗低。其次,仔细观察水泥的颜色。一般来讲,水泥的正常颜色应呈灰白色,颜色过深或有变化有可能是其它杂质过多。
第二种:“闻”泥析品质
这里的“闻”不是闻气味,毕竟闻水泥对消费者是不安全的,这里的“闻”是“听”,听商家介绍关于水泥的配料,从而来推断水泥的品质。国内一些小水泥厂为了进行***销售,违反水泥标准规定,过多地使用水泥混合材料,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原料配比,其产品性能可想而知。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水泥,根据试验报告的数据可降级使用,但必须经过有关技术负责人签字批准,且应注明使用工程的名称、使用的部位。而正规厂家在水泥的原料选择上则十分严谨,生产出的水泥具有凝结时间适中、粘结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