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父性之爱:方向性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放下手机,专注陪伴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曾提到:“专心陪伴孩子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每天下班后,我会和孩子爸爸一起约定在家里设立一个专门放手机的地方,放下手机,专注陪伴孩子。每天饭后,带孩子下去散步半小时,帮孩子养成锻炼的好习惯;陪孩子坐摇摇车、滑滑梯,感受快乐的童年;陪孩子到广场上学跳广场舞,我和爸爸经常被她的各种舞姿逗得捧腹大笑;“我很想让她高兴,比如拿到戏剧学院通知书的时候,我告诉她,觉得她该高兴了吧。陪孩子吃饭,鼓励她***吃饭,她在2岁时已经基本能够***吃饭;睡前陪孩子读故事30分钟;睡觉时陪孩子唱英文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