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工艺:卸荷→基底处理→涂底胶→找平→粘贴→保护。
1、 卸荷
加固前应对所加固的构件尽可能卸荷。
2、 基底处理
2.1 混凝土表层出现剥落、空鼓、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以凿除,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凿除后应用环氧砂浆进行修复。
2.2 裂缝部位应首***行封闭处理。
2.3 用混凝土角磨机、砂纸等机具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起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10mm)。
2.4 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3、 涂底胶(FP胶)
3.1 按主剂∶固化剂=2∶1的比例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弹簧秤计量,电动搅拌器均匀搅拌,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一般情况下1h内用完。
3.2 用滚筒刷将底胶均匀涂刷于混凝土表面,待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指触干燥为准)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一般固化时间为2~3d。
4、 找平
4.1 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FE胶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FE胶填补,尽量减小高度差。
4.2 转角处也应用FE胶修补成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10mm。
5、 粘贴
5.1 按设计要求的尺寸及层数裁剪碳纤维布。
5.2 调配、搅拌粘贴材料FR胶(使用方法与底胶FP相同),然后均匀涂抹于待粘贴的部位,在搭接、混凝土拐角等部位要多涂刷一些。
5.3 粘贴碳纤维布,在确定所粘贴部位无误后,用滚子反复沿纤维方向滚压,去除气泡,并使FR胶充分浸透碳纤维布。多层粘贴应重复上述步骤,待碳纤维布表面指触干燥方可进行下一层的粘贴。
5.4 在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FR胶。
5.5 碳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碳纤维端部固定用横向碳纤维或粘钢固定(压条)。
6、 保护
加固后的碳纤维布表面应采取抹灰或喷防火涂料进行保护。
在调查研究旧桥的基础上,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充分利用原桥进行拼宽,利用桥台将拱式结构改为板式结构的加固方法,使其满足超限运输要求。钢筋混凝土材料之所以应用如此广泛,是因为在合理的经济因素控制下i昆凝土结构充分利用钢筋和混凝土各自的力学性能并有机地把两者组合在一起。保康600米以上的半高山、高山分布较广,地理环境很差,桥梁也就很多,加之经济条件差,2000年前建的桥众多,要维修的旧桥也就很多。
公路旧桥具有荷载等级低、使用年限长的特点。扩大基础在埋置深度和构造尺寸确定以后,应先根据***不利而且有可能情况下的荷载组合,计算出基底的应力,然后进行基础的合力偏心距、稳定性以及地基的强度(包括持力层、弱下卧层的强度)的验算,需要时还应进行地基变形的验算。从技术资料分析,大多数桥梁是三不知:①不知基底地质;②不知基础深度;③不知隐蔽部分的尺寸。从桥梁技术状况分析,由于河床屡遭洪水冲刷,河床底部加深,桥梁墩台基础外露、冲空,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桥台、拱圈产生附加应力而出现开裂,有的甚至出现开合现象;有的桥梁由于桥台较高,受行车及台后土压力的作用,桥台出现开裂、凸肚等病害;桥面混凝土铺装层由于使用时间长加之重车作用,导致开裂、剥落等病害。
钢结构加固技术性: (1)横截面补强法:在部分或沿预制构件总长以不锈钢板材补强,连接成整体使之相互支承,进而做到钢结构加固的目地; (2)更改测算示意图:加设额外支撑板,调节载荷遍布状况,减少内功水准,对超静定结构橡胶支座开展逼迫偏移,减少地应力高值; (3)预应力钢筋拉索法:利用高强拉索结构加固构造薄弱点或提升构造整体承载能力、弯曲刚度和稳度。2、箱梁预制浙江天固建筑特种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试制、生产各类公路、铁路盆式橡胶支座及伸缩装置的企业。以做到钢结构加固的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