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控制系统
单点控制器--基本功能
通用标准的灯色控制
符合GB14887—2003标准的道路交通信号灯定义,机动车相位具有红黄绿三色灯组,非机动车相位具有红绿两色灯组。★信号机启动时序开机进入黄闪不低于10s不大于20S,进入全红不少于5s后不大于8S后进入预设定运行方案(符合国标快速进入路口运行)。既满足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别控制的要求,又适合机动车方向指示箭头信号灯控制,在灯色顺序上按照绿、闪绿、黄灯、全红进行设置,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予以定做。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
单点控制器--主要技术指标
1、气候环境适应性
温度-20oC~ 70oC,相对湿度0~90%(RH)
2、电源与功耗
交流220V(正常工作范围160V~260V),50±5Hz
控制器蕞大功耗25W 整机蕞大输出功率4500W
3、外型尺寸
控制机箱 320mm(长)× 300mm(宽)× 150mm(高)
信号输出机 480mm(长)×300mm(宽)× 150mm(高)
控制机柜 710mm(长)× 430mm(宽)× 1270mm(高)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厂家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应用
车辆控制
指辅助驾驶员驾驶汽车或替代驾驶员自动驾驶汽车的系统。单点控制器--基本功能1、24相位控制蕞多可以定义24个相位,其中16个机动车相位,8个非机动车相位。该系统通过安装在汽车前部和旁侧的雷达或红外探测仪,可以准确地判断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遇紧急情况,车载电脑能及时发出警报或自动刹车避让,并根据路况自己调节行车速度,人称"智能汽车"。目前,美国已有3000多家公司从事高智能汽车的研制,已推出自动恒速控制器、红外智能导驶仪等高科技产品。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发展史
20世纪60年代早期出现了微处理控制器的信号控制系统。现在也有一些企业在做小样本的轨迹数据,但不是作为信号控制系统的数据,而是外加的数据。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交通学者着手研究一种适用于较大范围的信号联动控制系统,该研究包括了:交通信号控制硬件和软件的开发,以及大规模数据传输系统和各类终端设备的研发。随着微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型微处理器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以微处理控制器作为主控机的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而且各种终端设备(比如交通信号控制机、可变交通标志、交通检测器、交通状况记录仪以及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等)也开始广泛应用微处理技术,从而使控制技术产生了飞跃性变革,控制系统功能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