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铝型材的特点
1.抗腐蚀性
铝型材的密度只有2.7g/cm3,约为钢、铜或黄铜的密度(分别为7.83g/ cm3,8.93g/ cm3),的1/3。在大多数环境条件下,包括在空气、水(或盐水)、石油化学和很多化学体系中,铝能显示优良的抗腐蚀性。 电导率铝型材由于它的优良电导率而常被选用。在重量相等的基础上,铝的电导率近于铜的两倍。 2.热导量率
铝合金的热导量率大约是铜的50-60%,这对制造热交换器、蒸发器、加热电器、炊事用具,以及汽车的缸盖与散热器皆为有利。
3.非铁磁性
铝型材是非铁磁性的,这对电气工业和电子工业而言是一重要特性。铝型材是不能自燃的,这对涉及装卸或接触******材料的应用来说是重要的。
4.可机加工性
铝型材的可机加工性是优良的。在各种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中,以及在这些合金产出後具有的各种状态中,机加工特性的变化相当大,这就需要特殊的机床或技术。
5.可成形性
特定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可延展性和相应的加工硬化率支配着允许变形量的变化。据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铝型材行业细分产品产销需求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调查显示,商业上可提供的铝型材在不同形态下成形性的额定值取决于成形的工艺方法。
6.回收性
铝具有极高的回收性,再生铝的特性与原生铝几乎没有差别。
我国工业铝型材占铝型材总应用量约30%,主要应用在:
1.交通运输业(包括汽车制造业、轨道交通业)。
2.装备和机械设备制造业。
3.耐用消费品业(含轻工业)。
4.交通运输业、装备和机械设备制造业、耐用消费品业分别在我国铝型材应用中占比约10%、10%和12%。而同期的欧洲、北美和日本的铝型材消费结构中,工业耗用比例分别达到为60%、55%和40%,远高于我国.预计在未来5~10年,我国工业铝型材的消费量将持续增长,在铝型材产品中的比例将约30%上升到2015年的45~50%左右。
5.铝型材镀钛金工艺,属于镀膜技术它是在常规镀钛工艺基础上增加预镀和电镀工艺步骤,铝型材工艺是将活化后的镀件置于***和盐酸的水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电镀工艺的镀液成分包括***镍、***、硼酸、十二******钠、糖精、光亮剂,本工艺具有简单、实用、效果佳等优点,本工艺制得的钛金铝型材其膜层硬度HV≈1500、同等条件下比镀22K金耐磨150倍,可加工成各种形态的金色、彩色,黑色等光亮的多种系列铝型材产品。
生活中人们在消费的时候,都会认为物品价格越高越好,数量越多越好,材料越多越好,因为材料越充足,相应的价格就会越高,品质就自然越好。那么,是不是对于任何产品都能按照这个规律来定义呢?在选购工业铝型材产品时,铝型材的价格主要是根据壁厚的厚度决定的,然而消费者通常就会产生一个误区,就会认为铝型材壁厚越厚越?其实并不然。
不少消费者在选购工业铝型材时,会想当然的认为,铝材壁厚越厚,超过国标,产品质量就越好,事实上并非如此。据业内人士介绍,产品壁厚的***标准是在保障产品安全和性能的情况,按照节能环保要求而设定的,并不是产品壁厚越厚,产品质量就越好。因为过厚的型材壁厚,并不能保证产品的气密性、水密性就好,产品品质就高,而必定会带来过度的资源浪费。且过厚的产品耗材比符合国标的产品多,必将带来过高的产品价格,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因此符合***标准要求的铝型材产品就能称之为好产品。
一般来说,只要是正规铝型材厂家生产的广告铝材均采用优质铝锭制成,具有很好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度,型材厚度严格执行“国标”。可见铝型材壁厚并不是越厚就越好的,只有合符***相关标准规定,就能很好地保证产品的质量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