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唐语仿古砖雕四合院,墙上铺设的青砖条,是墙地砖系列的一种。远处在翠竹掩映中的,是什锦窗砖雕,经常作为透窗使用,在园林、四合院等场景中十分常见。近处是一面依墙影壁,中心挂件图案为菱形的牡丹,四周有五福捧寿角花兼回纹线作为装饰,外侧还有一层外圆角砖收边。唐语四合院是典型的仿古砖雕建筑,除了墙地面大量使用砖雕,连水池下四周的墙面上,也贴满了砖雕。唐语砖雕不怕水,可以长期浸泡在水中,不会破损,也不褪色。远处是一座长长的厢房,柱子的朱红、彩绘的金黄与砖雕的青灰交相辉映,构成中国传统建筑独有的色彩盛宴。
秦代的砖雕更加精细,咸阳秦都遗址出土的龙凤纹空心砖,形态矫健、生动,呼之欲出。至汉代,流行陵墓画像砖、画像石,尤以东汉为盛。汉画像砖承袭模压印花工艺,雕工更胜前朝,纹饰题材广泛,包括、劳动、生活、自然风光、神话传说等。构图疏密有致,风格古拙、雄健。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兴起,砖塔盛行,砖雕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唐代砖雕在建筑上应用更广,采用先模压后雕刻技法,使作品更精细,更立体。这一时期盛行花砖铺地,常以莲花、宝相花、忍冬等为饰。
砖雕一般选用优良质地的青砖,与普通砌筑用砖截然不同,青砖在制作上历来就有一套严格的规程,从选泥、入池、沉淀到踩泥制坯晾制、烧制直至封窑、浸水都是极为苛刻。仅以踩泥一项为例,半干的泥糊在检查无砂粒之后需搬入制作池中,以牛蹄反复踏成泥筋,以备制坯。砖雕延续着“秦砖汉瓦”的精工细作,之所以能经受数百年的日晒雨淋,是因为它是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一幅砖雕的成型,从原料的选取到全部工序完成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30多个环节,且每道工序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历经烈火的炙热里铁锤的祝福后,匠人拿起刻刀,随着叮叮当当的声音,惟妙惟肖的形状便随着碎石被风吹散而显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