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提出丹江口、洱海、白洋淀新三湖要与老三湖一同成为***环保工作***,要求加强湖泊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及点源氮磷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治理好新三湖等***湖泊流域的环境污染,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控新与治旧要同步进行。控新就是对那些水环境未受到污染、水环境质量良好的地区,要严管开发经营活动,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对已经划入生态红线范围的,要及时取缔有污染物排放的经营项目。治旧就是对一些已经遭受污染、水环境质量较差的地区,各环境管理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开展污染源调查,核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摸清污染底数,为***区域水污染防治计划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区域内各类水体水质开展生态监测,对沿江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境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开展排污口整治行动,***清理或设置不合理的排污口。控新与治旧同步进行,有利于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变环境污染现状,确保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督察与督查要齐下。通过***环保督察组对各地督政,以及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 26城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督查,大气十条目标***实现。因此,在江河湖泊流域污染防治方面,也可借鉴大气污染防治的经验。***督察各地《水污染防治法》的执行情况、水十条措施的落实情况、河长制的到位情况;***督查各地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是否达标排放,生活污水收集率以及处理效果,各有水污染物排放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是否存在排污、超标排放等环境行为。督察与督查齐下,有利于形成环保高压态势,污水处理剂销售商,把整治力度传递给地方***和企业,持续推进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三是抓***与补基础要协调共进。从新三湖污染状况来看,存在的环境问题各有特点,如丹江口水库主要受到农村生活、农业面源、船舶运输等影响;洱海周边旅游业发展迅猛,主要受到餐饮、宾馆等服务业污水的影响;白洋淀受多种污染因素影响。因此各地水环境整治计划的制定、专项行动的开展,既要抓住本地的***污染问题,明确整治任务,还要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抓***与补基础协调共进,有利于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让江河湖泊生态系统得到自然净化、自然修复。
污水处理剂的使用情况
问:我单位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较差,30分钟沉降比在90%,投加了粉煤灰来提高絮凝沉降性能,也在浓缩池前投加0.1%的PAM。请问污泥从滤布中渗透出来的原因是污泥调质还是滤布选型或其它原因。带式压滤机前的泥药混合罐的停留时间为20秒,是否合理?我们准备在浓缩池前加0.1%PAM改为PAC。
答: 滤液含污泥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污泥加药调质是很重要的工序,还有调质药剂的选用。要确认PAM是否投加过多,否则适得其反,我感觉投加量多了,此外还要从前面污水处理过程中来控制污泥性能。
101.问:我厂废水处理量150吨/小时,正常运行中同时投加三种营养剂:***铵、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请问:这3种药剂配合在一起合理吗?怎么搭配才合理?有什么好的营养剂吗?
答:应该先确定废水的BOD5量,然后根据碳、氮、磷的比值来确定投加量,由于废水的浓度会变化,日常运行时的氮、磷投加量要通过试凑法来确定,还要考虑是否经济,如:磷酸氢二钠或其它磷酸盐选用时,要根据分子中磷占的比例及价格来考虑。假定磷酸氢二钠的价格明显低于磷酸二氢钾,但由于其中磷的原子量与分子量之比较小,且含结晶水较多,就不一定合算。
102.问:现在这里的蛋形消化池温度只有23度左右。我想问:(1)除了蒸气加热外,其他还有那几种加热方法?(2)这样的温度是否会导致污泥酸化?
答:这样的温度消化效果会很差,可用蒸气加热。在目前的温度下,要防止污泥酸化,只能减少污泥投配率。
103.问:一家发酵企业废水处理装置,由于废水中COD、NH3-N浓度高,采用2级A/O工艺进行处理,流程是:废水池→给液泵→调节pH→缺氧脱氮池→好氧硝化池(推流式)→第二缺氧脱氮池→再曝气池→澄清池。***近澄清池经常出现污泥上浮,污水处理剂,经分析是第二脱氮池反硝化效果差,出水夹带进入澄清池,在澄清池发生反硝化反应所致。采取的措施是向第二脱氮池加入葡萄糖(***多时一天要加30%的葡萄糖4、5m3),同时把硝化池的DO降低(降到了0.5mg/L),效果仍然不稳定,有时好,有时坏。请帮助分析原因,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答:如果第二好氧池DO降到0.5 mg/L,到第二反硝化池的后半部就可能完全厌气,此时,如果氧化还原电位到负值,部分盐又会还原为氨氮,使后面的好氧池继续进行硝化,造成盐积累,也影响后曝气池剩余碳源的去除。所以你的分析是有道理的,降低硝化池的DO来防止好氧区向缺氧区后移在理论上是对的,但DO降得太低就会出现我前面分析的情况。建议:增加后好氧池的曝气量;增加沉淀池的出泥量。目的是防止污泥在沉淀池内缺氧而反硝化。
104.问:某城市在海拔3650多米, 气温零下14℃,空气稀薄,气温低,日温差大, 这地方的生活污水用什么工艺处理好?
答:用硅藻精土法,本法适合生活污水的处理,处理成本低,不受温度等影响。
105.问:***近曝气池泡沫上粘有很多泥而且很粘,到二沉池表面有很多浮泥,MLSS很低,污泥镜检中有很多轮虫的,有循纤虫,漠口虫,耗氧很少,请问是否是污泥***?污泥***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二种可能(1)污泥***;(2)污泥严重老化。前者的可能性大,不论是何种情况,都需要向反应池移植污泥,进行生物修复,没有好氧污泥,也可将先前排出的厌氧浓缩污泥引入曝气池,并投加大粪等营养,等污泥活性***,浓度增加后泡沫就会减少。
106.问:二沉池为中进周出式幅流式沉淀池,池内径48米,池有效水深3.2米。二沉池的表面负荷、负荷、堰口负荷等均在正常范围内;生物池的污泥浓度一般在4000左右,R控制在50~100%,生物镜检测菌胶团正常并无污泥膨胀性状,且SV在30~40%,SVI也在100左右。但奇怪的是运行以来二沉池周边(边缘区2~3米)区域经常有大量的浅***的絮状污泥上浮,不是成层状,某些小区域在更为严重。我曾将其作分析,上浮的污泥能重新沉下,且镜检发现菌胶团较好,且有原、后生动物,与生物池的相差不多。对以上情况希望能再给些建议。
答:是没调节好,这样大的沉淀应该用吸泥管吧?如是吸泥管,可将靠池外周的吸泥管出泥调节阀开大或开足,第二根吸泥管出泥调节阀也适当开大,污水处理剂供应,同时相应减少其它吸泥管的出泥量。还要确认池靠周边吸泥管底部处离池壁有多少距离,如果超过一米就是设计不当。
107.问:中进周出的污泥浓缩池池面如出现大量浮泥,浓缩池直径18m,高4m,污泥是由SBR重力流进,进泥的SS大概有6000mg/L,有时候会出现大块的黑色污泥浮上来,过了一段时间后,情况好转,但总是有小块的泥色的污泥浮到水面。池子上面的清水深不到1m,会不会是池子设计的太高了。有没有办法解决呢?
答:池的设计没问题,可能是刮泥机局部刮板坏或变形造成死角所至。
108.问:污水处理调试时初加入量多少合理。
答: 这要看用什么污泥,用脱水污泥需约5%(污泥/曝气池容积),如果是浓缩污泥则需1mg/L左右,但关键还是要有培养污泥的经验,如培养过程控制不当,污泥***多也没用,这方面的例子很多的,有的单位培养了多次也没用(主要是工业废水),有经验的则可大大减少接种的污泥量。
.问:CAS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BOD在80左右,MLSS在4000mg/L左右,目前DO在反应时控制在1.0~3.0,有时DO会超过3.0。现在污泥灰份较高,在***时应具体注意那些方面,大致控制参数是多少?以上的参数有什么不妥?
答:根据所介绍的情况,可能是污泥负荷过低引起污泥老化,应该增加排泥量,减少至选择池的回流量,减少曝气时间。
19.问:废水硫化物高若用湿式氧化法,要是生成硫酸怎么办?这样对管壁有腐蚀作用,可能造成管壁塌陷,是否让硫化物沉淀较好?
答:不存在你说的问题。用湿式氧化法硫化物被氧化成硫酸盐,当然也会有一部分未完全氧化的硫硫酸盐。
20.问:所加的干污泥量与什么有直接的关系,初次培养应该加多少?
r
答:接种培养法要多少泥只能是大概的范围,关键还是要经验,否则接种的泥***多也没用。
OLv
我曾在这里看到一个贴子,这个单位直接将附近同类厂的化工废水装置的活性污泥进行移植培养和驯化,移入的污泥量很大,花了很大的污泥运输费用,可培养驯化近一个月仍失败,这就是培养和驯化过程的控制不当造成的。
21.问:我们采用A2O工艺,现在总磷去除还可以,但是氨氮一直没降低,调试已经有三个月了,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说不用内回流也可以降氨氮,而我们的内回流不好控制,几乎没有,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降低氨氮?
答:根据你说的情况出水氨氮高于进水与没有回流无关的,主要还是反应时间不够,估计这类废水有机氮较高,由于硝化时间不够,有机氮的氨化速率大于氨氮的硝化速率,出水氨氮上升也是很正常的,还要确认硝化的基本条件是否控制好。
22.问:接触氧化装置生物膜培养过程中发现生物膜形成后又会脱落,如何解决和避免呢?
答:生物膜形成而大部分又脱落是很正常的现象,一般脱落后第二次或第三次重新形成后才算是挂膜成功,也就是说次生物膜形成不能算挂膜成功,如果次挂膜后不大量脱落是偶然的,经一、二次脱落后才形成才是必然的,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
23.问:腈纶废水较难处理,用什么处理工艺合适?
答:腈纶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含有大量低聚物和SCN等无机性COD,所以先要预处理,如中和,混凝,然后用生化处理,生化处理建议用生物膜法,前面要有酸化工序。
24.问:接触氧化池是否用按填料空隙率计算水力停留时间?如何计算?
答:按填料空隙率计算水力停留时间是没意义的,也算不准,应该是容积负荷和污水在生化池的停留时间。
d9`3EP)n
25.问:水解酸化阶段会不会出现COD升高现象呢?我的意思是,大分子水解为小分子,原来水中有些大分子无法被氧化,而水解后却可以。我做的是垃圾渗滤液。
aJFZ
答:确实有可能原来不能被氧化的大分子有机物通过水解酸化后能被氧化了,但水解酸化池出水COD还是不会升高的,理由是:(1)法测定COD时,有硫酸银作催化剂,可氧化95%以上的有机物;(2)水解酸化过程中COD也会去除一部分的,去除率肯定高于前面说的不能被氧化的那些物质。
26.问:(1)我们用蒸馏滴定法测氨氮时,馏出液呈现***,影响滴定终点,不知道是为什么,怎么避免或者排除干扰。(2)好氧污泥浓度的测定时,是取10ml沉淀了半小时的污泥,还是取10ml水和污泥的混合物沉淀后测定。好氧污泥浓度一般控制在多少是正常的。(3)水解酸化池的污泥浓度一般是多少为正常的。
答:浓度高要稀释后用比色法测定。如果加入显色剂后仍有***,说明氨氮浓度很低(只是猜测)。污泥浓度测定要用100ml混合液在量筒沉降后的污泥来测定,污泥浓度控制的范围要根据装置的实际污泥负荷来定,不能一概而论的。
27.问:在春节期间,卡鲁塞尔2000怎么运行(春节一些人回家,没有倒班)?
答:只要污水不断人就不能休息,所谓的周末运行模式靠不住的。
28.问:我厂的UNITANK系统其主体为三格池结构(三个池可分为左边池、中池、右边池),
三池之间为连通形式,每池设有曝气系统,采用机械表面曝气,并配有搅拌,外侧两边池设出水堰以及污泥排放装置,两池交替作为曝气和沉淀池,污水可进人三池中的任何一个。现工艺运行分两个主体运行阶段,主体阶段运行步骤如下:(1)污水***入左边池,同时左边池进行厌氧搅拌,搅拌时间为1小时。中池好氧曝气,右边池做沉淀池出水。(2)污水继续进入左边池,左边池停止搅拌,进行好氧曝气,曝气时间为3.5小时。中池始终好氧曝气,右边池还做沉淀池出水。(3)左边池停止曝气,静沉,静沉时间为1小时。污水由进左边池改进中间池。中池始终好氧曝气,右边池还出水。个主体运行阶段(共6小时)结束后,通过一个短暂的过渡段(0.5小时反冲洗),即进入第二个主体运行阶段。第二个主体运行阶段过程改为污水从右边池进入系统,混合液通过中间池再进入作为沉淀池的左边池,水流方向相反,操作过程相同。以上工艺在我厂已运行两年,我认为该工艺在脱磷除氮方面存在着一些漏洞,即在各个主体阶段沉淀池排出的水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厌氧—好氧过程,排出的水其实以好氧水为主。另一方面我觉的现工艺在厌氧—好氧段时间分配不合理,好氧段时间过长。对此,我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主体阶段为例:污水***入左边池进行厌氧搅拌,厌氧搅拌一段时间后污水改进入中间池,左边池停止厌氧搅拌改好氧曝气,这样左边池就好象被“锁定”一样,能尽可能完成硝化反应。其后左侧池停止曝气,作为沉淀池。然后进入第二个主体运行阶段,污水流动方向由右向左,运行过程相同。 建议提出以后我们也实践了一段时间,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碰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其中一边池被“锁定”曝气、而中池改进水以后,污水处理剂清仓,中池的污泥就始终推流到另一做沉淀池的边池,结果中池的污泥浓度极低,而沉淀池的边池污泥浓度很高,造成“泛泥”和磷的二次释放。对于上述描述的一些情况,想请教下面问题:
(1)我的建议对我厂现行的工艺合理吗?(2)建议中能解决中池大量推泥的弊端吗?(3)我厂现行的工艺厌氧—好氧段时间分配合理吗?
答:三个问题回答如下:(1)你的建议比现在的运行模式合理。但要作些调整,即在锁定左池的前提下,延长左池进水的时间,相应减少中间池进水的时间,这样更合理,理由从下条可知。(2)左池进水的时间增加后,左池更多的污泥推至中池,使中池的泥比调整前的多,可以使中池进水时间结束时的污泥浓度比现在的运行模式多。(3)至于厌氧好氧的时间是要根据脱氮除磷效果要通过试凑来定的。
污水处理剂销售商-金洋(在线咨询)-污水处理剂由邢台市金洋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邢台市金洋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化工产品这一领域倾注了无限的热忱和热情,金洋一直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以品质、服务来赢得市场,衷心希望能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创成功,共创辉煌。相关业务欢迎垂询,联系人:魏书霞。同时本公司(www.jinyangsw_ydd8.)还是***从事除磷剂,除磷剂商家,除磷剂销售的厂家,欢迎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