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13世纪起,中国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先后传播到欧洲。1450年前后,德国人谷登堡首创了铅合金活字,他发明的木质印刷机,开创了印刷业机械化的时代。1815年,首本铅活字《英华字典》在***印成,开始了印刷术西法东渐的进程。随着铅印技术的传入,西方的其他印刷技术也相继传入我国。
1.王选和激光照排技术
鉴于西方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当时我国印刷业落后的状况,1974年8月,我国成立了748工程***小组。748工程分为3个子项目:汉字通信、汉字情报检索和汉字精密照排。
1975年,北京大学承接了748工程的汉字精密照排项目。1976年,北京大学王选***作出越过当时国际流行的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的大胆决策。
王选针对汉字印刷的特点和难点,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设计出提高字形复原速度的专用芯片。王选获得了一项欧洲专利和8项中国专利。
1987年《经济日报》***购进华光Ⅲ型照排系统,诞生了世界上首张采用计算机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它象征着中国传统出版印刷行业从此“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这是印刷术发展历史中的第三个里程碑。
1992年,方正彩色出版系统在《***日报》投入使用。1993年,方正93系统进入港澳台地区。此后,东城笔记本印刷厂,方正系统又进入马来西亚以及美国等***的华文出版业。1993年,方正系统占据海外80%的华文报业市场。
1997年,方正日文出版系统正式出口日本,这是中国企业瘦次较大规模地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产品品牌的高科技应用软件出口到发达***。方正系统使得整个华文世界享用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将中国激光照排技术推向世界,让中华文明绽放出巨大的光芒。
2.传统印刷与数码印刷
如今,一般我们根据印版的特征分为5种印刷方式: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和数码印刷。一般将数码印刷之外的印刷称为传统印刷。
1993年,Indigo和Xeiko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一款彩色数码印刷机,标志着数码彩印的诞生。此后,数码印刷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所谓数码印刷,就是图文信息由计算机直接传送到印刷机,从而取消了分色、拼版、制版、打样等步骤。如今数码印刷技术成为了潮流。数码印刷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结合了印刷、电子、计算机、网络、通讯的多个技术领域。
伴随着数码印刷技术的成熟,数码印刷市场正快速成长。中国的数码印刷市场由于起点低,增长率更高,并且近几年还在持续高速增长。可变数据印刷、个性化印刷、个性化直邮、按需印刷成为数码印刷的主要应用领域。
印刷量和价格影响印刷工艺选择
在选择印刷工艺时,品牌拥有者视印刷量和价格为***重要的决定因素,而环保因素则涉及甚少。这是由欧洲轮转凹印协会(European Rotogr***ure Association,英文缩写ERA)主导,由欧洲消费市场研究企业GfK具体实施的研究得出的结论。
由GfK所做的品牌拥有者对包装印刷的需求研究,与此前该公司所做的两个由ERA主导的市场研究是一个体系的。前面两个研究的主题是包装凹印在品牌拥有者中的印象,根据凹印和柔印在包装中的印刷图像的进行比较,借以发现品牌拥有者在选择包装印刷工艺时的战略。
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印刷工艺时,***重要的两个决定因素,一是印刷量,二是价格。另外,能够提供出色的图像质量和高颜色饱和度也是需要的,而印刷质量同样也是主要因素之一。与之相比,环保指标在选择印刷工艺时,未能进入决定因素的行列中。
与其他工艺相比,在大批量印刷时凹印依然是理想的印刷工艺,同时凹印也可以提供高的印刷质量,而柔版印刷被认为是在中版印刷中更适合,而其印刷质量仅仅是可以接受远非出色。
数码印刷只在非常短的印刷量方面扮演角色,而且在薄膜印刷等领域依然存在问题,而这是软包装印刷主要使用的材料。
ERA的研究也证明,现在设计更新越来越频繁,每件印刷业务的量越来越小,而且个性化包装的发展越来越明显。这种趋势将持续下去,因此更需要灵活性高、快速的印刷工艺。
目前,在印刷界已出现很多套色彩管理系统,在印刷的颜色上都有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在现在印刷客户群体中,他们对色彩的要求日趋苛刻,为了更好的印刷服务,我们有必要了解导致色彩失真的主要因素以及失真的辨别方法。
一、导致色彩失真的主要因素
1、色彩还原处理引起色彩失真
现代印刷通常使用C、M、Y、K四色油墨再现色彩,由于油墨本身存在纯度问题,因而印刷叠印时也会产生色彩失真。
2、分色处理引起色彩失真
印刷通常使用C、M、Y、K四色油墨色彩,而数字采集设备采集到计算机的图像信息通常是R、G、B信息,因而在印刷制版之前需要将图像信息转换成C、M、Y、K模式,即分色处理。所谓“分色”就是将图像每个像素的色彩信息(一般是R、G、B颜色信息)分解转换成适合印刷C、M、Y、K模式的色彩信息。在分色过程中会引起颜色信息丢失。在分色时,只有根据油墨、纸张等印刷适性,正确设置分色参数(如设定网点扩大值、灰平衡参数、黑版阶调等),才可能输出高质量的分色,尽可能减少颜色信息的丢失。
3、原稿存在色彩失真
印刷图像原稿大多是通过摄影手段得到的。对于照片原稿,除了在拍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色彩失真外,由于色彩是通过色料等呈色材料再现的,而呈色材料很容易发生色衰减,因而也可能引起照片色彩的失真。另外,随着数码相机的不断普及,数字图像原稿越来越多,而数码相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大大提高,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差,拍摄出来的图像容易出现画面暗淡、图像模糊等问题,造成原稿色彩失真。
4、扫描处理引起色彩失真
照片原稿的图像密度是连续的,需要将图像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在利用扫描设备扫描图像时,需要把图像分割成不连续的像素点,笔记本印刷,逐点逐行采集原稿上每个像素点的R、G、B信息。在扫描过程中,会引起像素点颜色信息的丢失,寮步笔记本印刷厂,而图像处理都是以所采集的图像信息为基础,所有关于色彩的操作也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并不能增加图像的颜色信息。因此,对于照片原稿来说,扫描是图像处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操作不当就会引起图像色彩失真。
二、如何辨别色彩失真
对色彩失真的主要因素有了了解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发现色彩失真才是关键。
1.第1印象基准法
人的眼睛对色彩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对于色彩轻微失真的图像,反复观察会减弱识别的能力。因此,在判断是否存在色彩失真时,利用第1眼的印象来排除人眼颜色视觉的局限性是发现色彩失真的重要方法。
2.中***基准法
生活中有许多中***彩,如黑色、白色、***等,它们是缤纷世界中颜色的零点,我们可以作为辨别色彩失真的基点。
3.肤色基准法
皮肤的颜色是人们***熟悉的色彩,凡是人物图像,尤其是以人物肖像为主的画面,都可以根据皮肤的颜色作为辨别色彩失真的依据。无论黄皮肤、白皮肤或黑皮肤,其肤色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都是血色。即:黄中有红、白里透红或黑中泛红,如果图像中人物肤色偏黄就会给人产生病态的感觉。在正常情况下,即使图像中人物皮肤的颜色真的偏黄,南城笔记本印刷厂,在彩色校正时也要调整为血色,即黄中有红。
在印刷操作中,对失真的主要因素和辨别方法若熟练掌握,那么在印刷的色彩上就能很好的把握,顺利的达到客户心目中完整的效果。因此,对印刷颜色的失真把握我们是不容忽视的。
笔记本印刷-兴荣印刷-南城笔记本印刷厂由东莞市兴荣印刷有限公司提供。东莞市兴荣印刷有限公司()拥有很好的服务和产品,不断地受到新老用户及业内人士的肯定和信任。我们公司是全网商盟认证会员,点击页面的商盟***图标,可以直接与我们***人员对话,愿我们今后的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