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进入正式讨论之前,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什么是箭步蹲。从姿势上看,箭步蹲似乎与深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可以尝试着让自己先做上一个标准的深蹲动作,然后一条腿前迈,另一条腿后伸,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箭步蹲动作。
一般说来,箭步蹲有两个标准姿势可以用于大部分训练,其中一种是躯干直立箭步蹲,另外一种是躯干前倾箭步蹲。
直立箭步蹲
在直立箭步蹲姿势中,人的躯干需要保持直立,躯干与地面的角度始终保持90°(中立位,重心无偏斜)。此时,身体上半部的力量直接作用在臀部。
根据我们对生物力学的了解,距离负荷最远的关节将承受大部分的压力。因此,膝盖部位将承受最大的扭矩,因为它是这个姿势下距离负荷最远的关节。此时为了维持动作,膝伸肌不得不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当动作进行到最低位时,主要刺激的是股四头肌。当然,如果动作不标准(比如膝关节内扣或外扩),也会很容易因此而造成膝关节的损伤。
躯干前倾箭步蹲
当训练者将躯干稍微前倾一个角度时,那么上半身重量就会要求均匀分布在髋关节,膝盖和踝关节。同样,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如果主要负荷位于两个关节(在这种情况下是髋关节和膝关节)之间,移动关节的肌肉将在运动中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当动作进行到最低位,需要臀肌和股四头肌共同参与。
加大臀肌的募集
通过前面两种标准动作的分析,你可以发现,躯干倾斜的角度改变了人体动力链的组成:前倾角度越大,臀部肌肉的参与度就越高,而对股四头肌的刺激也会相应降低。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不断调节躯干前倾角度来增加对臀部肌肉的刺激。
受训者练习前向箭步蹲时,可以通过身体向前倾(屈髋)和向前旋转躯干(前侧腿髋内旋)分别在矢状面和旋转面对臀大肌施加离心负荷。在这两个平面同时对臀大肌施加负荷,相当于增加了臀大肌的使用需求,也就增加了臀大肌的参与。举个例子,当我们向前迈出左腿做箭步蹲,我们的右肩会向左膝的方向旋转。为了让臀肌尽可能多地参与进来,前侧腿减速落地的过程中注意不要抬起足跟。在保持阶段,尽量让身体重心均匀分布在前侧脚上方。
多平面弓箭步训练
多方向的箭步蹲混合训练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方法。根据我们对特异性训练原理的了解,当受力的方向不同,身体会产生特异性反应。例如,当我们进行侧向箭步蹲动作时,可以增强身体在额状面上的适应。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训练效果,我们应当进行多平面、多角度的混合训练。
1.多向箭步蹲要点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脚向前迈出,髋保持中立位;
?做一次前向箭步蹲,保证膝关节没有内扣或外扩现象。通过前腿足跟向下发力,整个身体重心不偏移,依靠后腿维持身体平衡;
?完成横向箭步蹲,进行额状面训练;
?在前向箭步蹲动作的基础上,将躯干旋转90°,完成水平面的训练;
2.注意事项
在做箭步蹲动作时,确保步距不要太大,特别是当训练者髋屈肌群过紧时。因为如果训练者的步距过大,髋屈肌群又太紧,就会很容易造成脊椎过分伸展,从而增加下背的压力。另外,我们需要保持髋、膝、踝三点呈一条直线,否则容易造成扭力和侧向压力,这对膝关节和韧带会带来损伤。
跑步会不会掉肌肉这个话题困扰着很多人。
有人会说,马拉松运动员那么瘦,说明他们肌肉并不发达。如果将短跑运动员与长跑运动员进行对比,两类人的体型差异很明显。短跑运动员肌肉发达,而长跑运动员身材瘦削。
很多推崇力量训练的人,也会说少跑步,因为跑多了会掉肌肉。那么……
跑步真的会导致掉肌肉吗?
有人认为跑步会消耗蛋白质,而构成肌肉的主要物质就是蛋白质,所以跑步会掉肌肉。
众所周知,运动时主要供能物质是糖和脂肪,蛋白质供能比例极少,只有在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中,才会消耗少量蛋白质。另外,即使真的消耗了一定蛋白质,即消耗了一定肌肉,也可以通过运动后的饮食来补充蛋白质和修复肌肉,经过这个过程,肌肉将变得更加结实和发达。
因此,跑步消耗肌肉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如果真要说消耗肌肉,力量训练才是最消耗肌肉的运动。
真正意义的掉肌肉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长时间卧床或严重缺乏运动,才会发生肌肉萎缩。所以“跑步掉肌肉”这种说法本来就是似是而非的误导性说法,与其说“跑步掉肌肉”,不如说“跑步改变了肌肉类型”。
不要纠结跑步掉不掉肌肉
长期在健身房健身的人士受教练影响,排斥耐力性运动,而跑者似乎同样也很排斥到健身房做力量训练。
按照西方对于运动的解构,运动可以分为力量性运动、耐力性运动、柔韧性运动(即拉伸)等。
眉山室外健身器材施工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