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油脂浸出效果的一些因素。
(1)料胚的大小及水分含量 对生胚直接浸出,要求生胚的胚片厚度薄而粉末度小。这样既扩大了油料与溶剂的接触面积,缩短了油脂向溶剂扩散的路程,也有利于溶剂或混合油从物料中渗滤出的速度。一般要求大豆生胚厚0.25~0.3mm,棉仁生胚厚0.3~0.4mm为宜,水分含量为6%~8%。对于预榨—浸出,由于料胚的细胞膜已在预榨过程中被***,油路较通畅,帮仅要求预榨饼块大对角线不超过15mm,粉末度不超过5%(30目/25.4mm筛检验)即可。同样,预榨饼含水分过高会影响溶剂的渗透,因此要求预榨饼含水分为4%~6%为宜。
(2)浸出温度 提高浸出温度可促进扩散作用,有利于提高浸出速率。但在实际生产中若浸出温度超过溶剂沸点,溶剂大量汽化,将使浸出难以进行。因此,浸出温度一般控制比溶剂沸点低5~10℃。根据我国采用6号抽提溶剂的沸点,浸出温度一般掌握在50~55℃,这就要求入浸料饼和新鲜溶剂的温度都为50~55℃。






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取油方法称为压榨法取油。
按照压榨时榨料所受压力的大小以及压榨取油的深度,压榨法取油可以分为一次压榨和预榨。一次压榨又称全压榨,要求压榨过程将榨料中尽可能多的油脂榨出,压榨后饼中残油可以达到3%-5%。而预榨仅仅要求压榨过程中将榨料中约70%的油脂榨出,榨饼中残油一般为15%-18%,预榨饼再进行溶剂浸出取油。按照压榨温度不同还可以将压榨取油分为热榨和冷榨。热榨的出油率高,但饼的蛋白质变性程度深,一般作为饲料。冷榨(温度保持在80摄氏度以下)的出油率低,但是饼的蛋白质变性程度小,色泽比较浅,可以作为食用蛋白1粉的原料。
压榨法取油与其他取油方法相比具有工艺简单、配套设备少、对油料品种适应性强、生产灵活、油品质量好、色泽浅、风味比较纯正等优点。但是压榨后饼残油量比较高,压榨过程中动力消耗大,榨条等零部件容易磨损。
常规法
常规法是在无溶剂存在情况下,将处于溶解状态的油脂慢慢冷却到一定程度,过滤分离结晶固体脂的方法,有时也称干法分提。
用Tirtiaux分提棕榈油,是当今世界上常规法分提的典范。它是比利时首先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关键是控制冷却速率和温度差,新型茶籽油设备,使结晶颗粒过滤性好,将固、液两相用真空吸滤机分开。
油脂经前处理后进入计量桶(7),经泵(P4)入换热器(2),将油加热到70-80℃进入结晶塔(1a~c)。在塔内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3转/分,塔外壁设有夹套,通过冷水或经冷冻机处理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将进塔油由70-80℃逐渐冷却至20℃而析出脂晶,冷却剂与油脂的温度控制在5-8℃,结晶时间24小时。完成结晶平衡的油脂吸入真空吸滤机(3)分离油和脂晶。
常规分提法工艺和设备简单,但脱脂效率低,固脂和液态油的品级低。有些企业在油脂冷却结晶阶段,添加N***、Na2SO4助晶剂,促进固态脂结晶,提高分提效果。
烟台新型茶籽油设备-长盛油脂设备质优价廉由新乡市长盛油脂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提供。烟台新型茶籽油设备-长盛油脂设备质优价廉是新乡市长盛油脂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今年全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岳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