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专卖, 工程供应|英德广场健身器材对比分析10名普通大学生使用两种不同的上肢牵引器的肌肉用力特征和运动强度,采用表面肌电,心率同步测试联合分析的方法,采集使用两种上肢牵引器的受试者的原始肌电图、心率等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探究新型阻力源上肢牵引器与无附加阻力上肢牵引器径在肌肉用力特征与运动强度方面的情况,为下一代大众健身路径的设计研发与推广做参考。研究结果发现两种上肢牵引器的上肢牵引运动都能有效的活动斜方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尺侧伸腕肌,其中肱三头肌做功百分比***小。在各个频率下运动,有源上肢牵引器的各块肌肉放电量都大于无附加阻力源上肢牵引器,使用有源上肢牵引器的受试者肱桡肌与肱二头肌的肌肉做功百分比增大,对训练者前臂力量训练更有效。
有源上肢牵引器可以通过改变运动频率来达到不同的运动强度,而无附加阻力源上肢牵引器在三种频率依次增加的情况下,心率基本保持同一水平,运动强度变化不大。科学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增***民体质、干预和预防慢发生,从而有效地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因此,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体力活动是增强体质、预防、提高健康水平的***积极、有效的方法。***为了增强全民体质这一目标,在各个城市、农村都铺设了基本的户外健身路径器械,覆盖率已达80%,根据部分地区关于户外健身器材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数据,户外健身器材的使用频率比较理想,大多数民众都会选择户外健身路径作为健身工具,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增强自身体质。全民健身路径作为大众健身运动的***重要载体。
其科学性对于提高科学锻炼水平愈发关键。在现今的市场竞争中,健身设备能否被人们接受,取决于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和它的运动效果。现在已安装的户外健身路径中还是以无附加阻力健身器材为主流,各个品牌的无附加阻力上肢牵引器除了外,运动原理与功能基本相同,所以本文选取市面上常见的昊康无附加阻力上肢牵引器作为代表进行研究。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总局体育工程***实验室,研发出了一种智能等动力量飞轮式阻力源,该阻力源为瞬应式力量训练器材提供阻力源,使用时健身者通过各种长度的力臂带动飞轮的转动,实现等动力量训练,使肌肉在各个角度收缩都能收到阻力,且能以不同的速度完成动作,尤其适用于中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做力量训练和训练[1]。
结合这个阻力源也研发出了一款户外健身路径——有源上肢牵引器,这是现如今市面上无附加阻力健身路径的一种创新、改进。全民健身工程的十多年发展以来一直保持无附加阻力的健身路径设计,安全、适用人群广、成本低,但很难达到强健体魄、增强肌力这一目标。全民健身路径是否需要增加合适的阻力源更新换代,进入全民健身路径的新时代,是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本研究利用表面肌电和心率设备深入了解有源上肢牵引器的肌肉用力特征以及用心率从侧面反映有源上肢牵引器的运动强度,与市面上常见的昊康无附加阻力上肢牵引器进行对比,分析这两种上肢牵引器的肌肉用力特征及运动强度。全民健身路径主要是铺设在居民生活较为密集、适合休闲健身的环境,例如一些公园、小区内的空地、社区中大树集中、城市内绿化较好的一些地方。
接近自然,氧1该阻力源为瞬应式力量训练器材提供阻力源,适用于中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做力量训练和训练,使用时健身者通过各种长度的力臂带动飞轮的转动,实现等动力量训练,使肌肉在各个角度收缩都能受到阻力,且能以不同的速度完成动作。其***大优点是不必为变换器械阻力源配置、搬动器械而烦恼,也不会感到训练枯燥乏味。[1]陈东烨(2014)[9]在对老年人跌倒风险因素的研究中发现老年人的锻炼意义很大一点在于防止老年人的肌肉萎缩导致的平衡能力降低,老年人怕摔倒,老年人摔倒容易导致很多致命的问题。而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不能缺少力量性的练习与训练。若老年人没有专门去健身场所锻炼的条件或意愿,全民健身路径会是绝大多数渴望健身的老年人的主要选择。
所以提高全民健身路径的健身效果势在必行,从健身器材本身着手,提高健身效果,从而达到强健全民体质的真正目的。1.2.1.1全民健身器材发展在1980年初欧美经济发达***有一种放置于室外的健身器材,这类健身器材由各类运动器械组合而成的多功能体育器材,称为健身路径,这就是健身路径的起源。在我国70年代左右,人们主要在室外的空地、马路上健身,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开始追求更***的健身方式,家庭健身器械进入人们的生活,从户外健身到室内健身。90年代,更多的人们注意到了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而那些无法负担家庭健身器材的人民也渴望在家的附近有场所、有健身器械供他们使用,既能方便他们锻炼身体,又不用考虑健身经费的问题。
1994年3月,用于支持我国体育行业的发展,开始向***发售体育。1995年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始重视人民体质健康,计划将60%体育公益金用于健设全民健身路径,在城市人群居住多的地方建设一批户外健身器材,这也是***批全民健身路径[10]。现如今,全民健身路径从城市发展到乡镇地区,深入到村以下的各个湾,每套器材多达十种左右。根据《体展“十三五”规划》中的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工程提到:***市(地)、县(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覆盖率超过70%,城市街道、乡镇健身设施覆盖率超过80%,村(社区)健身设施全覆盖。到2020年,新建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00个、乡镇健身设施15000个、城市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0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