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及临清社区健身器材预埋安装全民健身路径对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改善等研究不多,目前已有的一些研究也发现市面上现有的无附加阻力源健身路径的健身效果并不理想,这与多数人没有按照科学的健身指导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从根源上健身路径器械本身的设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对于健身路径的改进建议的研究都还停留在健身路径的安全性、管理办法、外观色彩、人机工程学尺寸的改良、健身方案的设计等问题上,而对于其***根本的健身功能及效果是否理想的实质性研究,尤其是针对健身路径器材本身能否达到它预期的锻炼效果的研究甚少。王敏(2009)[8]调查发现使用全民健身路径的人群大约70%都没经过科学的健身指导,虽然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近年来有所增加,可达到的效果没那么理想。
有调查发现人们使用健身路径锻炼时都是选择随意锻炼,笔者认为这一点很重要,不应强行改变人们的随意休闲锻炼的意愿(例如设定特定的健身方式、健身方案),人民使用全民健身路径与健身房的***器械的心态、人群、目的、环境都有所区别,如何能让人们在休闲健身的同时,真正意义上的达到健身目的,这正是本研究***终的目的意义。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总局体育工程***实验室研发了一套有源健身路径设备,其阻力源是一种智能等动力量飞轮式阻力源,已成功申请***专利。该阻力源具有以下优点,当增速机的力臂轴转速较快时,惯性飞轮转动力矩大,增速机的力臂轴转速越低,惯性飞轮转动力矩越小,达到等动力量训练的效果,即达到瞬应式力量训练的目的。
通过双向风叶转动提供风阻。安装在惯性飞轮上的传感器和磁钢配合检测惯性飞轮的转速,电子控制装置中的处理器采集传感器输出的脉冲数据,将其转换成惯性飞轮的转速,结合运动心率数据和扭矩数据可以计算出健身动作的次数、频率、功、功率等,无线模块将健身数据传输给PC机或移动终端设备。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全民健身路径数量由少变多,种类由单一到丰富,健身路径的数量与覆盖率已经接近目标,数量与覆盖率不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了,全民健身路径作为大众健身运动的***重要载体,其设计的科学性对于提高科学锻炼水平愈发关键。全民健身路径要从量变上升到质的飞跃,从运动学的角度分析健身路径的健身功能及效果,研究现有的无附加阻力健身路径能否达到预想的健身效果。
为今后健身路径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撑。1.2.1.2全民健身路径健身功能及效果的研究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主要受众对象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居民慢的预防和控制是全民健身路径的主要目的之一,关于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社区健康项目、社区路径管理等都是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未有对于健身路径对于社区居民身体健康是否真正意义上达到了促进作用的相关分析研究。郑维维(2008)[11]对公共健身器材的尺寸、外观、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谭元英(2012)[12]对健身划船器的握把、鞍座、脚踏板、滑轨、整体布局等结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和健身运动学原理,对健身划船器进行改进设计。并利用其对健身划船器的人***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吴东华(2013)[13]运用******学计算、优化单车坐垫与车把位子高低。
CristianCopilusi(2011)[14]对两在名受试者的前臂,一个在腕关节处有些创伤,另一个是健康的前臂,利用Noraxon设备结合两个高速摄像机进行运动分析。曾峰(2010)[15]运用人机工程学理论,以人为本,以太空漫步机为例,解决健身器材人机原理和健身环境的方法,并通过改良设计二位太空漫步机,更好地阐述人机工程学在健身产品中的运用尹秀娟(2010)[4]对老年人自主使用健身路径锻炼一段时间后进行各项指标的对比,发现老年人乐意参与健身并且积极主动,但没有科学的锻炼方法来使用健身路径。老年人也较喜欢选择柔韧器械和放松器械,很少选择力量器械和灵敏器械,这样锻炼强度低,作用到的身体部位也不***。
长期使用户外健身路径还是能够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较***的积极影响,但效果不显著。朱鹏艳(2012)[5]老年人除了担心体脂过高还怕摔倒,但要保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外出活动是不可少的,增强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是有效减少摔倒的主要途径,很多文献都有提到长期注重力量训练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设计了一套利用健身4武汉体育学院硕士***路径锻炼的优化方案,持续锻炼三个月,结果发现对老年人的力量素质,平衡能力有所提高,但效果不显著。姜莹莹(2010)[16]在调查报告中发现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普遍都以“强身健体”为使用健身路径的主要目的。老年人健身的效果得到改善的比例较高,学生人群中报告心理健康得到改善的比例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