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是一个介于学士(本科)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硕士按学习方法不同,分为脱产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旨在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侧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为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一.招生领域
(一)项目管理领域
专业方向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病险水库加固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IT工程项目管理◎交通工程项目管理◎政府项目管理◎企业项目管理◎科研项目管理◎金融服务项目管理◎其它项目管理
(二)工业工程专业
专业方向
◎人因工程◎生产及制造系统工程◎现代经营工程◎工业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工效学与人力资源管理◎企业集成与信息化◎质量工程◎服务运作管理
(三)物流工程专业
专业方向
◎电子商务物流◎医药物流与医疗供应链◎现代物流与城市规划
◎物流与交通运输系统◎口岸物流◎企业/服务业物流
二、考前辅导
1.考辅班报名:2012年7月1日起。填写《2012年在职硕士研究生报考资格审查表》,填表一式三份,贴好近期一寸同版照片,交表时交验毕业证书原件,交身份证和毕业证书复印件各3份。
2.考辅师资和交费:聘请无锡富有经验的考研辅导老师先进行基础阶段的辅导,再聘请上海、南京等地考辅专家进行系统阶段的辅导,最后进行全真模拟测试与讲解。辅导费4500/人。为保证考生利益,考辅期间考生出勤率达80%、作业提交达90%者,考生参加国家考试而未被录取免费参加下年考辅班学习。
3.考辅上课时间:主要课程每周利用2个晚间或公休日在无锡创友教育培训点授课(平均每周面授8—16个课时不等)。
三、报考条件
1、获得学士学位后3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或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后4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以上只需满足其中1项,有关工作年限计算的截止日期一般为7月31日)。
2、不具备上述第1款条件,旨在提高本人专业素质,报名条件可放宽到大专学历,大专以上学历(含大专)可参加在职进修班的学习(毕业后可获由河海大学商学院发放的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
四、报名方式
即日起接受预报名。预报名时,携带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复印件2份。
7月进行网上报名,10月参加GCT考试。
五、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的考试方法:
第一阶段:考生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GCT考试试卷由语文、数学、逻辑、外语四个科目组成,每个科目各占100分,满分为4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每课目均为45分钟。目前所有的试题均为选择题。考生的“GCT”成绩有效期为两年。GCT考试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下旬进行。具体时间由国务院学位办指定,具体地点由全国联考报名点指定,考试前工程硕士教育中心会通知学员。
第二阶段:由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绩单,参加河海大学自行组织和命题的综合测试,包括专业基础测试和面试。
考前选派专业师资进行答疑。
六、录取方式
河海大学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报考本校硕士研究生的GCT合格分数线,并根据考生的GCT成绩及综合测试结果决定是否录取。
为全面提高业内骨干的知识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对当年未能通过入学考试的考生,可先参加学习,第二年再考。对仍未通过考试者,可获得河海大学商学院颁发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
七、培养方式
采取面授(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2分(约15门课),每门课程集中3~4天进行面授(主要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日),考试主要以考察为主。一年半内修完规定学分,剩余时间完成学位论文。标准学制两年半,最长不超过五年。
工程硕士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其中“校内导师”侧重于指导学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包括指导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校外导师”则立足于工作实践的角度,侧重配合“校内导师”的指导工作。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按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修完课程,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由河海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目前无需参加任何其它硕士学位考试)。
九、培养模式
模式一:独立培养工程硕士,授予工程硕士学位证书;
模式二:工程硕士核心课程研修班,毕业后颁发河海大学商学院工程硕士核心课程研修班结业证书;
模式三:在第一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IPMP(国际项目管理)或PMP(美国项目管理)职业资格认证,培养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在读期间,学员可获得IPMP认证(D级认证,如需高级也可向学院申请)。
模式四:工程硕士与MBA联合培养,授予工程硕士学位证书和MBA核心课程研修证书。
(一)项目管理领域
专业方向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病险水库加固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IT工程项目管理◎交通工程项目管理◎政府项目管理◎企业项目管理◎科研项目管理◎金融服务项目管理◎其它项目管理
(二)工业工程专业
专业方向
◎人因工程◎生产及制造系统工程◎现代经营工程◎工业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工效学与人力资源管理◎企业集成与信息化◎质量工程◎服务运作管理
(三)物流工程专业
专业方向
◎电子商务物流◎医药物流与医疗供应链◎现代物流与城市规划
◎物流与交通运输系统◎口岸物流◎企业/服务业物流
二、考前辅导
1.考辅班报名:2012年7月1日起。填写《2012年在职硕士研究生报考资格审查表》,填表一式三份,贴好近期一寸同版照片,交表时交验毕业证书原件,交身份证和毕业证书复印件各3份。
2.考辅师资和交费:聘请无锡富有经验的考研辅导老师先进行基础阶段的辅导,再聘请上海、南京等地考辅专家进行系统阶段的辅导,最后进行全真模拟测试与讲解。辅导费4500/人。为保证考生利益,考辅期间考生出勤率达80%、作业提交达90%者,考生参加国家考试而未被录取免费参加下年考辅班学习。
3.考辅上课时间:主要课程每周利用2个晚间或公休日在无锡创友教育培训点授课(平均每周面授8—16个课时不等)。
三、报考条件
1、获得学士学位后3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或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后4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以上只需满足其中1项,有关工作年限计算的截止日期一般为7月31日)。
2、不具备上述第1款条件,旨在提高本人专业素质,报名条件可放宽到大专学历,大专以上学历(含大专)可参加在职进修班的学习(毕业后可获由河海大学商学院发放的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
四、报名方式
即日起接受预报名。预报名时,携带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复印件2份。
7月进行网上报名,10月参加GCT考试。
五、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的考试方法:
第一阶段:考生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GCT考试试卷由语文、数学、逻辑、外语四个科目组成,每个科目各占100分,满分为4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每课目均为45分钟。目前所有的试题均为选择题。考生的“GCT”成绩有效期为两年。GCT考试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下旬进行。具体时间由国务院学位办指定,具体地点由全国联考报名点指定,考试前工程硕士教育中心会通知学员。
第二阶段:由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绩单,参加河海大学自行组织和命题的综合测试,包括专业基础测试和面试。
考前选派专业师资进行答疑。
六、录取方式
河海大学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报考本校硕士研究生的GCT合格分数线,并根据考生的GCT成绩及综合测试结果决定是否录取。
为全面提高业内骨干的知识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对当年未能通过入学考试的考生,可先参加学习,第二年再考。对仍未通过考试者,可获得河海大学商学院颁发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
七、培养方式
采取面授(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2分(约15门课),每门课程集中3~4天进行面授(主要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日),考试主要以考察为主。一年半内修完规定学分,剩余时间完成学位论文。标准学制两年半,最长不超过五年。
工程硕士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其中“校内导师”侧重于指导学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包括指导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校外导师”则立足于工作实践的角度,侧重配合“校内导师”的指导工作。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按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修完课程,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由河海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目前无需参加任何其它硕士学位考试)。
九、培养模式
模式一:独立培养工程硕士,授予工程硕士学位证书;
模式二:工程硕士核心课程研修班,毕业后颁发河海大学商学院工程硕士核心课程研修班结业证书;
模式三:在第一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IPMP(国际项目管理)或PMP(美国项目管理)职业资格认证,培养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在读期间,学员可获得IPMP认证(D级认证,如需高级也可向学院申请)。
模式四:工程硕士与MBA联合培养,授予工程硕士学位证书和MBA核心课程研修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