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宋、元朝以来,经济繁荣,农业兴旺,蜂蜜的应用也有了发展,从浩瀚的唐诗及其它方面的记载就可以知道。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王禹称的《 小畜集·记蜂》, 苏轼的《收蜂蜜》和南宋 杨万里的《 蜂儿》等诗文中,均记载了当时养蜂和采蜜食用的真实景象。
蜂蜜因蜂种、蜜源、环境之不同, 其化学组成有很大差异。其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 两者含量合计约占70%,尚含少量蔗糖、 麦芽糖、 糊精、 树胶以及含氮化合物、有机酸、 挥发油、 色素、 蜡、 天然香料、植物残片(特别是花粉粒)、 酵母、酶类、无机盐等。
三源蜂蜜虽然在某一个时期只从一种植物上采集花蜜,但是,大多数蜂蜜中常常含有几种类型植物的 花粉或花蜜,例:南方荔枝花末期接着有 龙眼花,油菜花末期接着有 紫云英开花,所以龙眼蜜里必含有荔枝蜜成分,紫云英流蜜初期必有少量油菜蜜成分。一般情况下,三源蜂蜜是以一种或几种主要来源的花名来命名的。一般地说,某单花蜜就是该 蜜源植物的花粉比例占优势,例如在东北的椴树蜜中,椴树花粉应占优势,蜜色白润。但也有许多植物同时开花而取到的蜜,因它有两种以上的花粉混杂在一起,一般称为杂花蜜,或“百花”蜜。
在圣经中记载,公元前13世纪,上帝让摩西带领在埃及做奴隶的以色列百姓离开埃及,到牛奶与蜜之地,这个牛奶与蜜的地方就是 迦南美地,在 地中海的东岸, 约旦河以西。蜂蜜在古时候是中东的主要食物,据说施洗的约翰以野蜜为生。
《 神农本草经》(公元前2至1世纪)把“ 石蜜、 蜂子、 蜜蜡”列为上品,指出有“除百病、和百药”的作用,且“多服久服不伤人。”公元4世纪,西晋与东晋之交的 郭璞(276~324年)在《蜜蜂赋》中写道:“散似甘露,凝如割脂,冰鲜玉润,髓滑兰香。百药须之以谐和,扁鹊得之而术良。”这正是说蜂蜜和***的性质及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