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蒸汽吹扫安设的临时管道应按蒸汽管道的技术要求安装,安装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7.4.2 蒸汽管道应以大流量蒸汽进行吹扫,流速不应低于30m/s;
7.4.3 蒸汽吹扫前,应***暖管、及时排水,并应检查管道热位移;
7.4.4 蒸汽吹扫应按加热—冷却—再加热的顺序,循环进行。吹扫时宜采取每次吹扫一根,轮流吹扫的方法;
7.4.5 通往汽轮机或设计文件有规定的蒸汽管道,经蒸汽吹扫后应检验靶片。当设计文件无规定时,其质量应符合表7.4.5的规定;
吹扫质量标准 表7.4.5
项 目
质量标准
靶片上痕迹大小
田0.6mm以下
痕 深
<0.5mm
粒 数
1个/cm2
时 间
15min(两次皆合格)
注:靶片宜采用厚度5mm,宽度不小于排汽管道内径的8%,长度略大于管道内径的铝板制成;
7.4.6 除本规范第8.4.5条规定的蒸汽管道检验外,蒸汽管道还可用刨光木板检验,吹扫后,木板上无铁锈、脏物时,应为合格;
7.5 化学清洗
7.5.1 需要化学清洗的管道,其范围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7.5.2 管道进行化学清洗时,必须与无关设备隔离;
7.5.3 化学清洗液的配方必须经过鉴定,并曾在生产装置中使用过,经实践证明是有效和可靠的;
7.5.4 化学清洗时,操作人员应着专用防护服装.并应根据不同清洗液对***的危害佩带护目镜、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具;
7.5.5 化学清洗合格的管道,当不能及时投入运行时,应进行封闭或充氮保护。
7.5.6 化学清洗后的废液处理和排放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规定;
7.6 油 清 洗
7.6.1 润滑、密封及控制油管道,应在机械及管道酸洗合格后、系统试运转前进行油清洗。不锈钢管道,宜用蒸汽吹净后进行油清洗;
7.6.2 油清洗应以油循环的方式进行,循环过程中每8h应在40-70 ℃的范围内反复升降油温2~3次,并应及时清洗或更换滤芯;
7.6.3 当设计文件或制造厂无要求时,管道油清洗后应采用滤网检验,合格标准应符合表8.6.3的规定;
油清洗合格标准 表7.6.3
机械转速(r/min)
滤网规格(目)
合格标准
≥6000
200
目测滤网,无硬颗粒及粘稠物,每平方厘米范围内,软杂物不多于3个
<6000
100
7.6.4 油清洗应采用适合于被清洗机械的合格油,清洗合格的管道,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试运转前应采用具有合格证的工作用油。
8 管道涂漆
8.0.1 管道及其绝热保护层的涂漆应符合本章和***现行标准《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8.0.2 涂料应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
8.0.3 有色金属管、不锈钢管、镀锌钢管、镀锌铁皮和铝皮保护层,不宜涂漆;
8.0.4 焊缝及其标记在压力试验前不应涂漆;
8.0.5 管道安装后不易涂漆的部位应预先涂漆;
8.0.6 涂漆前应清除被涂表面的铁锈、焊渣、毛刺、油、水等污物;
8.0.7 涂料的种类、颜色,涂敷的层数和标记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8.0.8 涂漆施工宜在l5—3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并应有相应的防火、防冻、防雨措施;
8.0.9 涂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8.0.9.1 涂层应均匀,颜色应一致;
8.0.9.2 漆膜应附着牢固,无剥落、***、气泡、***等缺陷;
8.0.9.3 涂层应完整,无损坏、流淌;
8.0.9.4 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8.0.9.5 涂刷色环时,应间距均匀,宽度一致。
9 管道绝热
9.0. 1 管道绝热工程的施工及质量要求应符合本章和现行***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9.0.2 管道绝热工程的施工应在管道涂漆合格后进行。施工前,管道外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冬、雨季施工应有防冻、防雨雪措施;
9.0.3 管道绝热工程材料应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或分析检验报告,种类、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9.0.4 管道绝热层施工,除伴热管道外,应单根进行;
9.0.5 需要蒸汽吹扫的管道,宜在吹扫后进行绝热工程施工。
压力管道安装通用方案
1、管道工程施工程序
1.1管道施工流程图
技 术 准 备 技 术 培 训 材料验收、入库
工艺评定 图纸 管工 焊工 管材 阀门
会审 培训 培训 验收 验收
方案编制 资格认定 材料标
记移植
技术交底 阀门水
预 焊口处 压试验
热 处 理
支、吊架安装
下料及 组 焊 无损 管段内
管 道 预 制 坡口加 清扫、 现场安装 管架安装
工 对 接 检查 封闭
返
修 组 对 焊 接 无损检查
工
程 联动试车 综合检查 系统吹洗 系统水压试验 系统检查确认 焊口热处理
交
接 保 温 隔离无关
验 系统,拆
收 整理资料 下或隔离
安全阀及
弹簧架定 仪表元件
荷销拆除
1.2、管道预制程序
施工准备(材料领用(管道表面除锈(划线(尺寸检查(下料切割(坡口加工(焊口检查(组对(点焊(检查((焊口预热)(焊接(外观检查(焊后处理(检验(尺寸、硬度、无损探伤)(耐压试验(防护(标识;
1.3、管道现场安装程序
预制管段搬运现场(管内清理(配管支撑安装(管段组对点焊(检查(尺寸、焊口)((预热)(焊接(外观检查((焊后热处理)(检验(尺寸、硬度、无损探伤)(管内清洗(系统试压(防腐保温;
2管道加工
2.1施工前的管道清理:
2.1.1管子视材质及污秽状况应作适当表面清洁,清洁处理前应事先作妥预防措施,避免环境污染;
2.1.2铝件表面有氧化膜,具有高度枕电性质者,需用高热碱性清洁液,使表层脱落,然后在蒸汽与循环水中冲洗;
2.1.3碳钢及低合金钢锈皮,如有不甚严重时,可浸在稀盐溶液中清洁,然后酸中和后,再以循环水冲洗,若有严重锈蚀,需用喷珠(砂)或以研膜方式去除;
2.1.4镍合金及不锈钢亦可浸蚀法,去除表面铁质然后再以喷珠(砂)法清除残留杂质;
2.1.5钛及钛合金可在溶融之盐液槽中清洁,或以喷珠(砂)法清洁;
2.1.6不锈钢或非铁材料不可与碳钢材料共用砂轮片或挫刀修补;
2.1.7管子如有焊渣等杂物时应使用钢刷刷除干净,若为不锈钢应使用不锈钢丝刷;
2.2材料切割
2.2.1板材、管配件开槽应以量角规检查开槽角度,若两对接板(或管与管件、管与板材)厚不同时,应依图面规定或标准图之规定车削或研磨成要求之角度;
2.2.2材料的下料须按图示切料尺寸裁剪,未标示切料长度时,施工单位应详加计划经监理单位认可再裁剪,碳钢材的切割可以用火焰切割法,砂轮切割法或锯割法,但不锈钢材或非金属须用锯割法、砂轮切割法或等离子切割法切割,材料切割后不论是平口、斜口、多需用砂轮机把焊接表面磨光;
2.2.3切割前应确定划线,并将欲切割成两段部分,以蜡笔或奇异笔标示材质代号,管段切割后应即标示管线编号、焊口编号、钢材切割、钻孔、开槽留有不整齐切口,盲刺须以砂轮磨除;
2.2.4钢管斜口应用不着斜口机或类似的机械加工;若须插管,应用电钻挖孔,型钢、不锈钢应以油压冲孔机或钻床挖孔,禁止使用焊条、***切孔;
2.2.5不锈钢应以非金属之薄板,施以电剪或剪床切割后,应以手动砂轮机沿切口边缘修磨;
2.2.6对于接头配合要求精密工件,或对焊接品质要求甚高时,须以机床加工方式切割下料;
2.2.7格子板切割方向应依图示方向切割,并须将切割格子板加边补强,若图面未指示方向,应以同向切割,铺设为原则;
2.2.8管道坡口加工形式及方法
区分
对头熔接焊道开槽
填角熔接焊道开槽
开槽方法及注意事项
1.可用火焰切割法,电离气切割法,切削或机床加工法等成形,但应视工作件材质选择适当切割法。
2.对不锈钢或非铁材料之开槽切割,便利民离气切割法方便有效
,此外亦可用切削或机床加工法成形。
3.除偶角接合情况外,若采双面焊接则焊道开槽要领及注意事项同状况四。
1.焊道开槽角度允许公差A±5开槽表面切割之刻痕深度宜在0.8mm以下,切割后表面须磨于50S以下。
2.焊道切割面检查不合格部位或开槽面查出有夹屑层,须用砂轮机磨除后补焊或切割钢板修补。
3.焊道开槽角度,尺寸依图面所示。
3管道制弯
3.1管道的弯制
3.1合金钢材料热弯后,必须在热处理炉内进行应力消除处理,热处理温度在600-760℃之间,加温速率不应大于205*25/管子壁厚(℃/小时),恒温1小时左右,冷却速率不超过260*25/管子壁厚(℃/小时);碳钢管热弯后在进静止空气冷却时,则不须再经热处理。奥氏体不锈钢设计无要求时也不进行热处理;
3.1.1径≥75mm的管线热弯时,必须放在炉内加热,加热温度碳钢管760℃~954℃,合金钢管788℃~1093℃,铜及铜合金管500-600℃,铝及铝合金150-300℃,铅100-130℃;管径<75mm管线热弯时可使用火焰局部加热方法;
3.1.2管线热弯或冷弯时,必须以细砂填实、捣固,所用的砂必须为耐高温的矽砂,并有适当的等级和纯度。但铅管不得充砂;
3.1.3管子的弯曲半径一般大于管子外径的3.5倍,高压管不小于管子外径的5 倍;
3.1.4高合金钢管和有色金属管在制弯过程中不得用铁锤敲击;
3.1.5钢管任一断面,其***大外径与***小外径之差,在钢管受内压情况下,不能超过钢管正常外径-8%,在受外压情况下,则不超过3%,且弯制的管线不得有波纹、裂纹、过烧和分层等现象;
3.2材料弯制
3.2.1使用机具弯曲素材前,工件宜先喷珠(砂)以除掉氧化皮膜等衍等物,喷珠(砂)后须随即油漆;
3.2.2使用机具弯制前,须随时保持工件与滚轮、夹(治)具间之清洁,以免工件轧入杂物造成损伤;
3.2.3使用机具弯制前,须采取适当预防措施以确保图面尺寸工差,避免工件龟裂及明显***;
4支撑制作与安装
4.1制作与安装
4.1.1管线支撑应照设计图所定尺寸据实制作,制作完成后,应除锈并予以涂刷底漆,并妥善保管,合金钢材质记号;
4.1.2制作完成的管线支撑,应将焊瘤、焊渣等去除,如钢板及型钢、管用切割器切割时应使砂轮机整修边缘;
4.1.3制作完成的管线支架,应将其所属的号码以明显的记号记上,以便区别;
4.1.4安装点的位置,应照设计图所示,或监理人员的指导做正确的安装。安装时应注意与结构物相连接端是否固定,与管线连接端如使用管夹应注意是否锁紧;
4.1.5安装过程中及试压时弹簧装置等特殊装置应做适当之保护措施,避免承受过重之负荷;
4.1.6”U”螺帽应依照图纸上所示的方式锁定,通常锁定的方式有两种;
4.1.7应确定勿使可移动部分受到任何阻碍,以致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
4.1.8拘束点之方向、间隙与滑动面应与图面一致;
4.1.9特殊滑动面如不锈钢板、石墨板、铁气龙等配件,不可予以涂刷油漆;
4.1.10若遇到管线有冷之情况,应先将相关拘束点安装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才予管线实施冷拉;
4.1.11防震器和抗拉压支杆之球面轴承,安装时须确认其妥当性后,才施予正式焊接;
4.1.12刚性吊架的焊接,须处于紧密结合状态;
4.1.13刚性支撑的支撑面完全接触,不可有间隙,以确保支撑管的重量;
4.1.14管线施工时需设支撑之处,应同时施工,以免因一条管线上附有几条支管而使荷重集中于某点,而使焊道效率减低,同时施工人员不可把设备之管嘴作为支撑或站立于管嘴上施工,使管嘴受力而影响设备之使用寿命,各支管处应确定按支管削角详细挖孔削角研磨后才可焊接;
4.1.15管支撑设钢梁时,不可因管线尺寸偏差而直接在承受主负荷钢梁上钻孔组装,必须依图示管支撑位置及型式配设;
4.1.16管线的临时支撑不可随意在设备、管线及管材上点焊固定,以免造成设备及管线的损伤;
4.1.17管支撑不可直接固定在扩张铁板、花纹铁皮或格子板上方,须固定于下方现有或增设之梁上;
4.2管支撑的检查
4.2.1每一组支撑均必须图面对照,要能确定所有元件均已安装且都在其适当的位置,包括试压用的临时支撑;
4.2.2每个支撑元件,具有螺纹部分,应检验其可操
! 以上内容是行业相关标准的节选,内容与标题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只是为了利于搜索引擎的收录。具体项目办理细节及流程欢迎您来电咨询,我们致力于把我们所擅长的项目做到******。
公司地址:南京市鼓楼区***路417号先锋广场1033室
联系人:田雨 (业务经理)
***码:13770751414
联系电话:025-66639814
***:453472919 传真:025-66639971
邮箱地址:tianyu@
公司主页:http://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