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 高力学强度;浸渍性***,与纤维织物有很好的适配性; 抗化学腐蚀能力强; 与大多数结构材料有良好的粘结性能; 在潮湿表面使用时仍不会影响其性能。 |
应用:
碳纤维布/芳纶纤维布/玻璃纤维布/玄武岩布等的粘贴 |
>>>物理性能
辨认 | 组分A:树脂 | 组分B:固化剂 |
A+B=蓝色 | ||
货号 | MAX 200浸渍树脂胶 | |
外观 | 组分A→天蓝色 | 组分B→淡*** |
A+B→蓝色 | ||
混合比例 | 组分A:组分B=4:1(按照重量) | |
包装 | 预装双铁桶共12.5kg | |
组分A:10kg / 组分B:2.5kg | ||
操作温度 | ***低操作温度:5℃ | |
***高操作温度:35℃ | ||
操作时间 | +8℃:120分钟 | |
+20℃:90分钟 | ||
+35℃:20分钟 | ||
贮存条件 | 干燥,***佳贮存温度5℃至25℃,避免阳光直射 | |
贮存时间 | 24个月 |
香港麦臣MAX200浸渍树脂胶满足***规定的***胶要求
技术参数 | 胶体性能 | 试验方法标准 | |
胶体性能 | 抗拉强度(MPa) | ≥40 | GB/T 2568 |
受拉弹性模量(MPa) | ≥2500 | ||
伸长率(%) | ≥1.5 | ||
抗弯强度(MPa) | ≥50,且不得呈脆性(碎裂状)*** | GB/T 2570 | |
抗压强度(MPa) | ≥70 | GB/T 2569 | |
粘结能力 | 钢-钢拉伸抗剪强度标准值(MPa) | ≥14 | GB/T 7124 |
与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MPa) | ≥2.5,且为混凝土内聚*** | 加固规范附录F | |
耐湿热老化性能(90d)(%) | 钢-钢粘结抗剪强度降低不大于10% | G***550-2010附录H | |
抗冲击剥离能力(平均剥离长度)(MM) | ≤20 | G***550-2010附录F | |
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 | ≥99 | GB/T 2793 |
![]() |
![]() |
![]() |
![]() |
>>>施工工艺
Step1 基层表面处理:
对表面打磨,凿去混凝土表面风化酥松层,碳化锈裂层及油污层,直至露出坚实基层,然后清洗除尘污,保证基面平整、干净、密实。
基面可以处于干、潮或湿的状态。对有缺陷的混凝土表面使用MAX500修补裂缝部分,如有必要应封闭或用MAX600灌浆处理。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20mm)。
Step2 下料:
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纤维布。
Step3 混合:
以不超过300转的低速分别搅拌A、B组份,然后按A:B=4:1的重量比准确称量A、B组份。将主剂A与固化剂B倒在容器中,用不超300转的低速搅拌,直至色泽完全均匀为止。在搅拌的过程中,确保搅拌器中所有部位接触到,以便得到***佳混合效果。
配胶注意事项:
*调胶混合必须均匀,否则会影响粘接强度。
*一次调胶量应不能太多,现配现用,调好的胶必须在适用期内用完。在环境温度较高时调胶过多,会使胶液的适用期缩短。配胶的容器应足够大,以便胶液反应后放热能快速散热。
*取胶工具不能混用,A、B组份包装桶的盖子不能混盖,取完胶后必须密封剩料。
Step4 涂胶
将树脂均匀涂抹于被粘贴部位,拐角部位适当多涂一些。
Step5 纤维布的粘贴:
将树脂均匀涂抹于被粘贴部位,拐角部位适当多涂一些。将纤维布拉紧对齐后粘贴,用刮板或滚筒沿纤维同一方向反复滚压,直至树脂在粗纱间被挤出。粘贴超过一层纤维布织物,必须在前一层施用后的60分钟内进行,如果不能的话,则必须要等待至少12小时,才能涂覆下一层。具体操作重复前面步骤。在***后一层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树脂。
Step6 保护:
加固后的纤维表面应采取抹灰或喷防火涂料进行保护。
>>>浸渍树脂胶施工流程图
![]() |
![]() |
![]() |
![]() |
![]() |
||||
1.基层处理 | 2.下料 | 3.混合 | ||||||
![]() |
||||||||
![]() |
![]() |
![]() |
![]() |
![]() |
||||
6.保护 | 5.纤维布的粘贴 | 4.涂胶 |
>>>储运包装: 密封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储存温度10~40度。 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二年。 包装规格--A: 10kg,B: 2.5kg |
>>>注意事顷: 本品安全***,非***物,可满足各运输部门的运输要求。 皮肤、衣服上未固化的胶液可用蘸有酒精的抹布擦拭干净,再用 肥皂水清洗。如不慎溅入眼睛,用大量流动清水清洗,并就近 就医。 如不慎吞食,禁止催吐,给饮牛奶并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