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鳅养殖实用技术介绍
1、池塘条件:成鳅培育池面积以1000-1500㎡为好,池深在1m左右,土池和水泥池都可以,因为泥鳅喜好打洞,所以土池的池底泥土一定要夯实,以免泥鳅外逃,稻田泥鳅养殖,同时对进出水口也要用密眼网拦起来。
2、成鳅放养:一般选择体质健康、表体无伤、活动能力强的泥鳅苗进行放养。在放养前池塘用生石灰进行先消毒,如果发现池中有大量虫害时,还应用敌白虫进行杀虫。一般池塘内放养100-150尾/㎏规格的泥鳅苗400-500Kg,放养时间在4月底-5月初,水温在15℃-20℃为宜,水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泥鳅苗种的成活率。
3、投饵管理:放养后的2-3天即可投喂少量的蚯蚓、小杂鱼、牲畜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开始时每天只需投喂一次,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20,待水温慢慢升高,投饵量也应适量逐步增加,当水温升至25℃时,是泥鳅食欲***旺的时候,这时可每日投饵2次,大渡口泥鳅养殖,每次在泥鳅总体重的1/10,夏季当水温超过30℃以及雷雨天时,可暂不投喂,如看见泥鳅浮到水面吐气时,应及时添加新水,调节水质。冬季当水温低于10℃可不投喂,这时要适当降低池水深度,也可先放干池水后在池底铺一层稻草,以便泥鳅安全越冬。





泥鳅养殖技术大全
一、池塘土质:土质对饲养泥鳅效果影响很大,生产实践表明,在黏质土中生长的泥鳅,身体***,脂肪较多,骨骼软嫩,味道鲜美;在沙质土中生长的泥鳅,身体乌黑,野生泥鳅养殖,脂肪略少,骨骼较硬,味道也差。
三、投喂技巧:1、四定投喂技巧:池塘饲养泥鳅,鳅苗下塘后2天内不投饲料,等鳅苗适应池塘后再投饲料。做到定时、定量、定质、***。2、四看投喂技巧:在泥鳅的饲养过程中给泥鳅投饵时,通过观察池塘的表面现象就能判断实际的投饵量是否合适。一看吃食时间长短、二看泥鳅个体的生长体型、三看水面动静、四看水质变化。
稻田套养泥鳅养殖技术要点
一、环境条件:田块大,地势平坦且连片,保水力好,无渗漏,灌溉用水有保障,水质无污染,易排灌,抗洪抗旱能力强,沙粘质土壤,日光照长,田间道畅通,管理便利。
二、准备工作:
1、稻田工程设计:加宽加固田埂,田埂高出水面30-40cm,在稻田周边挖防洪沟。田块对称方向建排灌是水口,且与鱼沟、鱼坑互通,可根据田块条件挖环形或十字形沟,沟宽35-40cm、深50cm以上,鱼坑深60-80cm,沟、坑所占面积不超过田块总面积的20%。
2、筛选品种:(1)稻种:茎杆坚硬,株型紧凑,叶片窄直不下披、抗倒伏、抗病力强;(2)泥鳅:养成个体规格大、生长速度快、易***、产量高的台湾品种。
三、苗种投放
1、放养密度与个体规格:可分为一次养成与标粗苗种两个类型,养成类型要求个体重10g以上,亩放养量30-50公斤;标粗类型每亩投放个体全长5cm以上,亩放养量15000-20000尾,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苗种。
2、稻田耕种与苗种消毒:采取点播的扦秧方式,稻田按常规用量施足无机肥,秧苗返青后逐渐加深水位即可投苗,投苗时用浓度4%的N***浸泡5-10分钟,以杀灭体表***及习染水霉。
3、投苗操作:投苗应选择睛天上午或傍晚前进行,回避高温及烈日天气,放苗时将稻田与装苗器水温调节相一致,进水口处先少量观察,无导常后方可全部投放。
半亩田青蛙养殖(图)-泥鳅养殖技术-大渡口泥鳅养殖由重庆市半亩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提供。重庆市半亩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www.bmtqwyz.)为客户提供“青蛙养殖,青蛙种苗,青蛙饲料”等业务,公司拥有“半亩田”等品牌。专注于养殖动物等行业,在重庆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有较高知名度。欢迎来电垂询,联系人:向老师。同时本公司()还是从事重庆青蛙养殖,重庆青蛙养殖种苗,重庆青蛙饲料养殖的厂家,欢迎来电咨询。